兰溪新闻网讯(记者 吴金泓)昨晚,兰溪剧院的台上灯光渐亮,水袖翻飞间,婺剧《笠翁之风筝误》的唱段刚落,台下掌声便如潮涌——第四届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暨2025“中国戏曲红梅荟萃”展示活动,圆满闭幕。这是李渔戏剧汇连续三届在“东方莎士比亚”李渔故里兰溪举办,一场古典喜剧的现代表达,让百年戏韵与城市烟火撞出了新的火花。
![]()
“‘丑’姑娘詹爱娟扭着腰肢晃上台时,那刻意拿捏的娇柔声调,让我印象深刻,非常有意思!”现场观众郑雪君说。当饰演詹淑娟的演员水袖轻扬,清亮的婺剧唱腔唱出“风筝为媒偏遇误”,灯光骤然暗转,韩琦仲错认佳人的懊恼神情,又让剧场瞬间静了下来。作为李渔的经典喜剧代表作,《笠翁之风筝误》以“错中错”的啼笑姻缘串联剧情。当晚,兰溪市李渔戏剧研究院的青年演员们,用婉转的婺剧曲调、鲜活的身段表演,把“丑者弄姿、美者受屈”的荒诞,演成了台下观众眼里“又好笑又暖心”的市井烟火,落幕时“郎才女貌终成对”的圆满结局,更是引发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
“这出戏是我们研究院创排的首部李渔经典剧目,光唱腔打磨就用了一年!”兰溪市李渔戏剧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淼介绍,兰溪婺剧团曾因《三请梨花》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如今转制为李渔戏剧研究院后,既守着“以技立团”的老规矩,培养出崔雅倩等摘得全国及省市戏曲大奖的青年演员,也走着“以戏传文”的新路子,带着婺剧赴德国、荷兰、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展演,让李渔的戏剧从夏李村的古戏台飞向国际舞台。
![]()
“选《笠翁之风筝误》做闭幕戏,就是想让‘东方莎士比亚’的作品‘活’在当下。”张淼表示,今年恰逢兰溪婺剧团成立70周年,借这场盛会推广李渔文化与婺剧,既是对故里先贤的致敬,也想给剧团添股奋进的力量。
![]()
据悉,本次李渔文化周活动以“笠翁婺韵·戏焕新声”为核心主题,串联七大特色活动,通过戏曲、沙龙、诗词、朗读等多元形式,为市民与游客打造一场“可触可感、有温度有韵味”的沉浸式体验。兰溪的文化赋能之路,正以戏为桥,连起传统与现代,让百年戏韵成为城市赶超崛起的“软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