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傍晚,印度首都新德里红堡地铁口红灯前,发生一起爆炸事件,一辆车慢吞吞停下,轰的一声,火球蹿起三米高,玻璃雨点般砸向人行道——印度的治安管理的确很稀烂,搞事太容易了。
![]()
印度之故宫-红堡
目击者说,那一瞬间“像有人把节日鞭炮塞进油箱”,数十人死伤,有人衣服还在烧。
从视频爆炸范围和破坏程度看,很像是汽车炸弹的威力。
![]()
其实类似风险早有征兆——印度北部法里达巴德此前查获约360公斤硝酸铵及2500公斤制爆化学物品,足够制造更多简易爆炸装置。如果确定是恐袭,那这次红堡袭击,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为什么偏偏是红堡?——因为“红堡不是普通古迹,它是活着的仪式现场。”它在印度人心里的分量,比故宫之于中国只重不轻。
1648年泰姬陵的修建者沙贾汗皇帝把首都从阿格拉搬来,用十年时间堆出255亩赤红砂岩宫殿,2.5公里城墙沿河展开——这是莫卧儿皇帝给世界留的“权力自拍”。
![]()
1857年民族起义,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就在这里被推为共主,随后英军破城、审判、流放,红堡第一次成为“亡国”隐喻。
1947年8月15日,尼赫鲁在堡顶升起第一面三色旗,此后每年独立日总理都要站上同一垛口——换句话说,谁动红堡,等于撕印度的“年度朋友圈封面”。
![]()
2021年农民抗议,几把锡克汉子把黄旗插上旗杆,全国电视瞬间静音,印媒直呼“羞辱主权”——连旗杆都能让政府破防,更别提地铁口炸响的汽油桶。
堡前路口日均客流约3.2万人次,地铁、公交、三轮摩托、游客、小贩层层叠浪——低成本高像素的“震撼直播”场地,凶手只要肯等红灯,就能收获最大目击量。
德里去年发生爆炸类警情17起,其中6起在交通枢纽1公里内——警方报告用词很克制:“偏好人群稠密并且象征值高的点位”。
![]()
至于作案动机,目前还没人认领,但不妨看看过往剧本:2000年红堡袭击造成3死,凶手来自克什米尔武装团体;2021年农民拔旗未伤人,却触发全国宵禁——同一座城堡,两种火药。
德里警方今年6月刚招标升级“智能围栏”,预算14.7亿卢比,结果爆炸偏偏发生在摄像头盲区——技术补丁似乎没有追上歹徒的狡猾。
伤者送医途中,有人拍到堡墙映火光,赤红比白天更亮——莫卧儿旧石在夜里像被重新点燃,历史与当下只隔一条斑马线。
目前尚无公开数据证实袭击者是否提前踩点,但行车记录仪显示:肇事车曾在同一路口连续三个傍晚缓行绕圈——警方拒绝回应记者求证。
![]()
换句话说,红堡的“象征超载”让它天然成为暴力剧本里的固定舞台;凶手挑这里,不是顺手,而是熟读印度情绪说明书。
尤其别忘了红堡内部的建筑布局:公众大厅、私人大厅、私人宮殿和珍珠清真寺,这些精美建筑曾镶嵌黄金宝石,如今却可能成为安全盲区。尽管每晚有大型音乐灯光秀,但华丽夜景掩不住安防漏洞。
因此爆炸后不用多久,堡门大概率照常升旗,只是观众从游客换成特警——仪式感越被威胁,越要准时完成,这面子可丢不起。
![]()
那这次会不会又怀疑到巴基斯坦身上?是不是因为5.7空战以后,印度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又行了,这是要卷土重来,印度有事就是老巴有事吗?
我觉得很大概率不会拐到巴铁身上,最终应该随便拉几个贫民窟的穷人当恐怖分子结案,毕竟印度和美国的关税都还没谈拢,没必要也没有余力继续跟巴基斯坦开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