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想要中国稀土,这次很懂规矩,知道按中方说的来,老老实实递交申请了。
![]()
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
最近这阵子,“稀土荒”弥漫了整个欧洲,尤其是当中美达成关税“和解”后,欧盟更焦虑了:凭什么我们不能获得跟美国同等的待遇?
于是就在这几天,欧盟方面密集寻求跟中方接触,想要尽快拿到稀土。一直到11月5日,欧委会经贸官员谢夫乔维奇终于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他表示,经过中欧反复磋商,目前双方已经建立了一条“特殊沟通渠道”,欧洲企业已向中方提交了2000份申请、中方同意优先处理这些申请,目前超半数申请已经获批。
透过这一消息,不难看出欧洲对稀土供应的焦虑。
![]()
稀土出口
而这份焦虑的背后,是欧洲企业面临的生产窘境。用谢夫乔维奇自己的话来说,如果稀土这事儿处理不好,欧盟生产和制造业将面临“非常负面的影响”。
正是在这种压力之下,欧盟收起了以往的博弈姿态,显得格外“懂规矩”,全程按中方制定的流程推进,而中方也以务实态度回应。
这场围绕2000份稀土申请的互动,看似是资源供需的博弈,实则是全球供应链安全的缩影。
中国作为稀土生产和加工大国,既没有滥用“主导地位”,也没有放弃“大国担当”——
依法管制是维护自身安全,批准申请是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这种“平衡”,体现了中方对于“规则”的尊重。
![]()
稀土磁铁
而对欧盟来说,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心态上的不同,过去涉及资源合作,欧盟往往带着“规则制定者”的傲慢。
但这次面对稀土问题,不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显得十分焦虑、束手无策,原因也很简单,这条供应链的主导权,并不掌握在他们手中。
而且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美西方那套“基于实力地位出发”的话术,也渐渐难以奏效了,最终只得无奈的接受现实,对中方罕见的展现出了“配合态度”。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欧盟也不是没有做过其他的尝试。
![]()
稀土原料
就比如说,欧盟一边希望中方放宽稀土出口,一边却纵容荷兰公然抢劫中资企业,以至于安世半导体事件迟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混乱。
与此同时,欧盟在对华提交申请之际,也没有放弃过“摆脱对华依赖”的努力。
谢夫乔维奇就提到,欧盟正在推动“供应多元化”——
一方面是开发本土的稀土矿,计划在2030年实现15%的稀土自给率;另一方面是跟澳大利亚等国洽谈合作,试图构建起一条稀土领域的“非华供应链”。
然而无论是哪种尝试,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为稀土产业链,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建成的。
![]()
谢夫乔维奇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会面
不说技术壁垒和产业协同的问题,单单环保成本这一条,欧盟就很难顺利过关。
基于这一现实,欧盟不得不承认,想要摆脱对华稀土依赖,根本没有快速解决方案,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与中方保持合作,按规则办事。
未来,随着中方对稀土管制的细化,以及欧盟“供应多元化”的尝试,双方或许还会出现新的博弈,但这次欧盟主动提交申请的动作,已经证明:
规则早已不是美西方说了算的了,彼此尊重才是互利共赢的前提!
![]()
中欧关系
总的来说,欧盟这次“懂规矩”,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也希望欧方能够早日认识到:中欧经济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实,想搞“零和博弈”只会自讨苦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