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学院:在特殊教育学术年会上分享“双轮驱动”特教育人新模式
11月8-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2025学术年会在河北邯郸举办。我校教师崔晓敏、陈君燕参加会议,并在大会上作题为《“双轮驱动”视域下应用型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的耦合机制探索》专题汇报,分享了我校在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理念与实践成果,引起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
《“双轮驱动”视域下特殊教育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创新研究——基于理论研习与实训基地深度耦合的路径探索》(项目编号SDGJ2025B023)是2025年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崔晓敏老师从当前特殊教育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高校培养去情境化、实践训练碎片化、协同机制表层化”等现实困境出发,提出“理论研习”与“实践训练”双轮驱动的育人新模式,强调两者应通过机制创新实现“深度耦合、同频共振”;系统阐述了我校在产教融合实践中构建的“课程共建、师资共建、资源共享、多维评价与反馈”四大耦合机制,详细介绍了从“供给导向”转向“需求导向”的课程重构路径、“双向挂职+双导师制”的师资共建策略、“虚实融合”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及贯穿培养全过程的“三维多元”评价体系。这些机制共同构成了一个闭环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有效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深度融合。
会上,崔晓敏老师还结合青岛滨海学院特教中心的资源与实践,展示了我校在孤独症教育康复、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包括获批山东省孤独症/智力障碍康复定点单位、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与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等,体现了我校“院园一体、普特融合”的育人特色。
![]()
未来,学校将从“政策协同、制度优化、技术赋能”三大层面持续推进“双轮驱动”模式的深化建设,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地协同,为我国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范式,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特殊教育人才贡献“滨海智慧”与“滨海力量”。(素材来源:继续教育学院、特教中心 编辑/易雪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