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海南三亚某军港,舷号“18”的福建舰,与身旁的山东舰相映成辉。2000余名海军官兵与航母建设者代表整齐列队,见证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正式入列。
![]()
2000余名海军官兵参加福建舰入列仪式
随着八一军旗被郑重授予福建舰舰长、政治委员,这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国之重器,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标志着中国海军迈入远洋战力新纪元。
福建舰的横空出世,早已超越单一作战舰艇服役的范畴。作为全球首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它的入列不仅填补了我国在先进航母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更在作战体系、工业制造、国防理念等维度,铸就了中国国防工业的历史性跨越。
在全球航母发展史上,美国长期以“核动力搭配电磁弹射”构建技术壁垒,营造出“无核动力难撑电磁弹射”的行业迷信。而福建舰以常规动力成功驱动先进电磁弹射系统,走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
这一创新不仅证明先进装备并非只有一条发展赛道,为中小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非核动力先进航母发展范本,更打破了西方在高端国防技术领域的话语垄断,彰显了“适合自身的才是最优解”的装备发展逻辑。
![]()
福建舰入列仪式
福建舰入列的核心价值,在于重构了我国航母的攻防体系。宽阔的飞行甲板上,3个弹射起飞位与4道阻拦索格外醒目,已完成弹射起降训练的歼-35隐形舰载机、歼-15T重型舰载机、空警-600舰载预警机依次停放,形成完整作战梯队。
不同于辽宁舰、山东舰的滑跃起飞模式,电磁弹射让歼-15T可满油满弹起飞,搭载重型反舰导弹执行远程打击;歼-35凭借超材料技术带来的隐身优势,反射截面积堪比手掌,可穿透敌方防空网;空警-600以超500公里探测半径构建“空中预警伞”,兼具“千里眼”与“空中大脑”功能。
这种“体系化协同”不仅让单舰战力倍增,更使航母从“海上移动机场”升级为“远洋作战指挥中枢”,让中国海军首次具备在远海与强敌进行对等空战的能力。
军事专家张军社强调,福建舰入列带来三重关键飞跃:舰载战斗机作战能力、航母作战效率大幅提升,更构建起攻防一体的远海作战体系。
未来福建舰与辽宁舰、山东舰组成三航母编队,可实现舰载机互降、防空圈叠加、交互掩护补给等战术创新,将远海海域控制从间断性升级为持续性,真正具备远海独立作战能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