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北市长郑丽文上任才八天,就迈出了让台湾政坛聚焦的一步:到访马场町纪念公园,这里是国民党历史上的敏感之地,曾是白色恐怖时期的核心刑场,历来多位党主席都选择避而不谈。
![]()
普通人可能只把它当作台北市的一个地名,但在国民党内部它代表着沉重的历史和政治风险。
郑丽文不只是到访而已,还特意在纪念碑前献花,深深鞠了九十度躬,这一下鞠躬的政治分量可不轻,明显能看出她对待那段敏感历史的态度,和之前那些回避不谈的前任完全不一样。
![]()
郑丽文的这一系列行为,清晰传递出一个关键信号:国民党过去长期对敏感历史采取的回避策略,即将被彻底打破,党内对待那段过往的态度不再是一味回避,而是可能迎来重新定义。
历任国民党主席处理历史问题时,大多秉持一致策略,马英九在八年任期里,每年都会参加 “二二八” 纪念活动,可对敏感的马场町却始终避而不谈,朱立伦、吴敦义等人也都遵循着这种 “选择性回应” 的相似模式。
![]()
背后的逻辑很简单:纪念“二二八”符合台湾主流社会的叙事,是安全的政治选择,触及马场町意味着面对国民党自身历史责任,是敏感而复杂的问题。
因此过去的策略是与白色恐怖切割,能不提就不提,郑丽文选择打破这一传统,她的举动意味着党内开始主动面对历史,而不是继续回避。
![]()
除了象征性的纪念活动,她还参与了会议,交流历史传承问题,体现她希望将政治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讨论和互动,使纪念与现实政治责任紧密衔接。
这与过去党内领导人的选择性纪念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她的路线是主动出击,而不是仅仅维持现状。
![]()
郑丽文的这一系列举动,不只是一次悼念活动,更是一种政治宣示,它不仅让公众看到国民党可能改变对历史的态度,也将党内外的关注重新聚焦到历史责任和政治身份问题上。
公众关注郑丽文上任的重要原因,是她安排的“5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追思慰灵大会”名单,名单中除了公认受难者,还加入了吴石、朱枫、聂曦等。
![]()
特别是吴石,他在台湾官方被认定为叛徒、通敌,但在大陆被追认为烈士,故事甚至被改编成电视剧广为传播,将吴石与其他受难者一起追思,直接触碰了蓝绿阵营长期形成的敌我认知,引发强烈争议。
郑丽文的名单安排遭绿营猛烈抨击,被指“敌我不分”,甚至有人说是在“洗白共谍”,蓝营内部也产生争议,蒋万安、蔡正元等批评她冒进,把国民党变成“投降党”,不守常规。
![]()
这些反对声音反而显示了郑丽文策略的精准性:她的目的正是揭露长期存在的身份认同矛盾,迫使公众重新思考那段历史,而不是继续简单地按照忠奸二元论去理解。
网络上也出现支持声,认为她敢面对复杂历史,展示了敢于政治冒险的风格,郑丽文的行动不仅是象征性的纪念,更是一次政治实践,展示她的个人风格和路线。
![]()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曾从绿营转向蓝营,敢言敢碰硬,被称为“战斗蓝”,她上任后明确支持九二共识,自称中国人,同时强调主动出击,推动历史和解与和平统一。
这次追思活动实际上是郑丽文检验自己政治路线的高风险尝试,同时也表明她希望通过具体行动重塑国民党形象,摆脱长期以来回避历史和被动应对的困境。
![]()
上任仅八天的郑丽文选择前往马场町纪念公园,这不仅是悼念白色恐怖受难者,更体现她对国民党战略定位的考量,意图通过行动展示党内形象转型。
她通过高姿态的举动,试图同时完成三个目标:切断与党内长期回避历史策略的联系,揭示党内身份认同的矛盾,并为未来的政治路线奠定基础。
![]()
她的举动明确表明,国民党不再回避历史责任,党内将主动面对过去,并在两岸事务中争取话语主动权。
郑丽文的策略建立在民意基础上,调查显示百分之六十以上台湾百姓对民进党的两岸政策表示不满,同时百分之九十的百姓支持恢复两岸交流。
![]()
她利用这一民意趋势,抢占“和平与沟通”的话语高地,并借机批评台湾的美军购问题,包括累计金额高达190亿美元、战机交付延迟、导弹转向乌克兰等。
通过这样的表态,她试图破除国民党过去亲美保守的形象,强化党在两岸政策上的主动性,此次马场町之行可以视为一次高风险的政治行动。
![]()
郑丽文试图用一次行动重塑国民党的形象,让党成为敢于直面历史、提出终局方案、打破政治僵局的政党,这一举动挑战了党内既有秩序,也向社会传递了明确信号:国民党希望重新掌控历史叙事和未来路线。
至于这次行动是否能改变台湾社会对国民党的认知,拉动民意,仍需要时间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上任八天就采取如此高风险举措,显示出郑丽文的政治风格和胆识,也预示台湾政坛将迎来新一轮的关注与讨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