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 | 夏阳
最近听说,年轻人中流行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在铁轨边喝咖啡。
这不是异想天开,杭州至少有两个地方可以获得这样的独特体验:笕桥老街附近的胡世宁公园和由老厂房改造的经纬天地创意产业园。
![]()
笕桥老街
历史与铁轨的邂逅
![]()
摄 | 夏阳
《乾隆杭州府志》记载:
“横塘市在艮山门外东新关北八里,居民饶庶,土物汇聚,俗有小金陵之称。”这里描述的正是笕桥老街一带的历史风貌。
笕桥原名“茧桥”,据南宋《咸淳临安志》记载:
“该地因产茧闻名遐迩,地亦以物命名,故称茧桥。”自古以来,此地就盛产桑蚕,再加上河道纵横、小桥密布,所以古人把这一带称之为“茧桥”。
![]()
![]()
据年逾古稀的周明變、俞贡夫、易志强等“老笕桥”回忆,老街最早在桥北兴起。因为早年桥北临近农业学校、笕桥航空校,人来人往,逐渐有人开起小店,后来渐渐成了市面。
而如今,笕桥老街附近的胡世宁公园建造在铁路旁边,公园里的TANK coffee提供了一种独特体验:喝着咖啡看火车轰隆隆地经过。
![]()
![]()
摄 | 夏阳
这种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打卡。
![]()
杭州经纬天地创意产业园
老厂房的文艺蜕变
![]()
离笕桥老街仅一站地铁距离外的石桥路上,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一个由老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区火了起来——经纬天地创意产业园。
这里不是人挤人的网红打卡地,也不是需要抢票的热门景点,它是由1956年杭州纺织机械厂房改造的园区,免费免预约对外开放。
![]()
![]()
150亩的园区里,旧机床成了艺术装置,老宿舍变身为设计师工作室,连铁轨旁都长出了浪漫。
园区内的18号楼有个“火车月台”。沿着楼房靠铁轨的红色铁皮楼梯上二楼露台,就是月台所在地。
![]()
![]()
这里是“纺机厂站”,隔着锈迹斑斑的围栏,能看到路面上的铁轨笔直延伸,边缘的白色漆线已经有些剥落,还原了老火车站的复古感。
露台的墙面上贴着泛黄的“火车时刻表”,虽然会有几分钟时间上的差距,但还是相对准确的。上午绿皮火车经过的班次比下午多,两个方向的来车都能看到。
![]()
![]()
除了“火车月台”,园区里随处可见岁月与现代感交融的痕迹:
砖墙上爬满深绿的藤蔓,把斑驳的砖墙衬得格外有质感;一排排高大的梧桐树枝繁叶茂,旁边就是各种现代化的咖啡馆、文创店、古着店。
![]()
12号楼是红色外墙的骑楼,搭配拱形的通道,很有民国建筑的感觉,很适合拍人像;
8号的小白楼和梧桐树交织在一起,随手一拍就是清新风格的大片。
![]()
![]()
秋天的产业园,黄叶渐次落下,咖啡的香气弥散开来,手捧咖啡走在梧桐落叶上,自有一番腔调。
和金黄不同,和红艳也不同,独有一种哑光般的慵懒质感。
![]()
当绿皮火车缓缓驶过,仿佛带走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留下的是一种慢生活的惬意。
于是,老厂房、老街区和铁轨不再被视为落后的象征,而是被人们发现美感与价值,通过新的方式让这些历史遗迹焕发新生。
![]()
文/摄/编 | 黄捷
部分图片来源 | 橙柿互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