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最近大家都说行情难做,市场缺乏明显主线。但细究起来,其实里面穿插着细分的主线,比如大的AI叙事,只不过,前期涨幅较大的光模块已经休息,换成了电力、存储芯片等方向。此外,主线轮动的频次也在不断加快。

A股“四力”,轮番发力
尽管英伟达这些大块头最近由于被唱空股价出现回调,A股相关概念以及前期涨得较多的机器人概念也在回调。
但仔细剖析,除了消费、锂电池、游戏这些散乱的题材之外,围绕AI叙事的概念还是在持续活跃,只不过换了一批产业链上的公司而已。
比如,近日A股中”四力“!“四力”通常指的算力、运力、存力、电力,这些都与AI及数字经济密切相关。
算力指的是AI计算能力,涉及CPU、GPU、AI芯片等。算力之所以在AI时代如此重要,是因为算力是AI的“动力核心”,直接决定AI模型的训练效率、运行速度和能力上限,比如我们再熟知不过的英伟达,映射到A股,寒武纪、海光信息就是国产替代。前一段时间已经炒得很高了。
运力指的是数据传输与网络通信能力,典型如光模块、高速通信器件。这个在AI中也是相当重要。因为运力决定了数据与模型资源的高效流转能力,是连接算力、数据和AI应用的关键纽带,直接影响AI落地的效率和稳定性。
前段时间股市中热炒的“易中天”(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都属于这个范畴。之前股市之所以炒得比较热,是因为市场预期比较高,叠加它们的股价前期没怎么涨过。
不过,三季度业绩出来之后,这三家公司的第三季度业绩有所分化,而且这几家公司都多多少少出现环比增长乏力的情况,所以可以看到,近期它们的股价都有所承压。
存力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存储能力,主要是存储芯片(如DRAM、NAND、HBM等)。
最近存储芯片产能与需求矛盾加剧,据报道,三星、SK海力士的SSD生产线已满负荷运转,部分型号订单交付期排至2026年下半年。AI服务器对存储芯片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仅OpenAI每月需求就占用全球DRAM产能的53%。
而且据悉,三星计划四季度DRAM涨价15-30%,美光汽车电子芯片最高涨幅达70%。受这些预期影响,德明利、香农芯创等股价大幅上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最后一个电力,可以说是AI运行的“能量基石”。AI产业链上,很多地方都对电力有很强的依赖性,算力、运力、存力都依赖电力驱动。电力直接决定了AI系统的稳定运行、成本控制和可持续性。电力涵盖着电网设备、配电设备、特高压等。
为了大力发展AI,各国对电力的需求居高不下。前有AI巨头微软感叹“有芯片没电用”,后有英国国家电网首席执行官约翰·佩蒂格鲁表示,电网正面临连接申请激增的状况,数据中心占到新需求的一半以上。按照目前的规划,该公司计划在5年内接入19吉瓦的新设施,相当于目前英国用电峰值需求的约三分之一。
摩根士丹利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趋势:预计从2025年至2028年,美国数据中心的潜在电力缺口将高达49GW。
作为AI时代数据处理与运行的核心底层底座,事实上,市场是围绕这四力在做切换。

如何演化
当然,“四力”也并非纯炒作,确实是支撑AI的必要部分,而且是AI产业链协同的重要体现。
只不过,短期从资金角度来看,需要股价、事件利好等多重因素的配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阶段,通常大家都是炒作叙事。
第一阶段炒完之后,第二阶段,要不就是行业本身继续爆发出很强的利好,要不然资金可能就比较务实了,得看基本面业绩配不配合,洗盘是不是充分。
比如市场最近关注度颇高的电力。上文摩根士丹利提及的49GW的潜在电力短缺,当下来看,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因为,为了解决电的问题,大家会想各种各样的手段,在发电、输电、储能及能效管理等多个环节上优化。
所以围绕电力,市场又会演化出多种逻辑。有的看好电力设备,有的看好储能。
比如之前,宁德时代前段时间股价持续走高,总市值一度突破1.9万亿,超越贵州茅台,成为A股上市公司中总市值排名第三的公司。
储能相关公司除了业绩较好之外,据中信建投预测,政策+市场双重因素驱动下,今年国内储能经济性全面达到拐点。另外,政策明确储能可参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多个电力市场,收益模式更加多元化。
电力这条线,也不是个短期就能解决的事,包括电网、储能、特高压等。毕竟,电力如果不行,就会制约AI的发展。
国金证券指出,未来伴随着制造业动能修复和实体经济投资的扩张,中美引领的全球用电量大于GDP的共振,实物资产与中国优势制造的全面重估行情有望开启。电力设备与化工板块中包括电工仪器仪表、钛白粉、有机硅、涂料油墨、改性塑料与膜材料。
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的“卖铲人”,优势产业在海外的变现:资本品(工程机械、电力电网设备、重卡)。
运力保持稳定需求。际旭创在2023年8月透露,重点客户对800G光模块的需求较2022年将增长数倍,公司扩产计划持续至2024年上半年,国内和海外工厂同步推进。中际旭创预计1.6T光模块规模上量将在2025年开始,较历史惯例提前,进一步支撑运力需求的长期增长。
算力、存力是长期核心赛道。AI大模型的发展以及在自动驾驶等众多落地领域应用广泛,这背后都需要算力的支持。而存储则是数据的物理承载和高效访问的关键支撑,存储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数据的规模、访问速度、成本以及AI模型的训练效率。
据相关预测,预计到2030年,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量达1000ZB,较2020年增长23倍,这将直接推动存储芯片市场规模的扩大,2024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约125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突破3000亿美元。

结语
所以,表面上看,市场短期没有主线,但实际上,一些逻辑依然围绕AI领域的细分方向展开。
据国金证券,短缺环节已经由美国作为链主的算力产业链,过渡到中国更具备基础的电力、制造业与基础设施相关产业链,这为中国在过往看似过剩的产能价值重估创造了基础。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