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满滨河社区“红石榴”长廊,茶香伴着针线穿梭的细微声响,回族姑娘马艳梅正在为东乡族女孩示范绣牡丹香囊的技法,针脚里满是跨民族的温情;不远处,藏族汉子扎西才让扛着工具帮邻居检修水管,汗珠折射的阳光里,是邻里间最质朴的信任。这是临夏市南龙镇滨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文晨最珍视的画面——汉、回、东乡等8个民族的居民像石榴籽般紧紧相拥,在少数民族占比49%的社区里,把曾经因习俗差异引发摩擦的“邻里间”,酿成如今互嵌共生的“一家人”。
民情账本里的温度
初春的鸿兴嘉苑物业办公室,53户少数民族流动居民的愁绪压得人喘不过气。东乡族老汉马木洒攥着泛黄的购房合同“,房产证办不下来,孙女落不了户,上学都成难题!”刘文晨接过合同的瞬间,就懂了这张纸的分量——是居民在城市扎根的“定心丸”。他当即组建专项工作组,逐户走访记录诉求,随后的20多天里,往返市住建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与开发商之间,从材料补全到流程协调,每一步都盯紧抓实。当最后一本房产证送到东乡族马大姐手中时,她的笑容让刘文晨更加坚定“:民族团结不是空话,解决好每一件民生小事,才能把各族群众的心聚在一起。”
![]()
从那以后,一本“民情账本”成了刘文晨的随身物品。水管漏水、孩子入学、老人就医……居民的需求不论大小,都被他一笔一画记在本子上,放在心坎里。这本写满字的“账本”,成了连接社区与各族居民的“连心桥”。
技能铺就的共富路
去年雨季,回族大叔马洒力海的愁容揪紧了刘文晨的心。连续的降雨让他的西瓜滞销,几千元投资眼看要打水漂“。不能让辛苦白费!”刘文晨冒雨跑遍辖区企业,挨家敲门说明情况,恳请大家伸出援手。仅半天时间,2吨多西瓜就被认购一空。接过卖瓜款时,马洒力海的眼泪落在刘文晨手背上“:刘书记比亲人还亲!”
![]()
帮一时不如扶长远。为让更多居民增收,刘文晨主动对接职业技术学院,在社区开办技能培训班,面点制作、手工艺、家政服务等课程,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东乡族妇女马秀华是首批学员,免费学完面点技术后在小区门口摆起小摊,软糯的包子、香甜的花卷成了抢手货,月收入达3000元。“以前总担心没出路,现在靠手艺能养家,日子越来越有奔头!”马秀华的笑容里,藏着共富路上的踏实与希望。如今,越来越多社区居民通过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各族群众手拉手,在增收致富的路上越走越稳。
英雄故事的协奏曲
今年5月,出租车司机杨哎有卜跳河救人英勇牺牲的消息,让整个社区陷入悲痛。刘文晨第一时间启动“守护计划”:48小时内,协调相关部门为杨哎有卜申报市级“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争取到10万元的奖励;联系辖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州人民医院,为英雄瘫痪的母亲定制专属康复方案,安排专家定期上门;对接民政部门落实抚恤政策,解决子女教育、医疗保障难题;组织党员志愿者与英雄家人结对,定期上门帮忙做家务、聊家常。“英雄为我们守护生命,我们要为英雄守护家人。”刘文晨的话掷地有声。在他的努力下,英雄家人渐渐走出阴霾,杨哎有卜的事迹也成了社区里的“精神教材”,激励着更多居民互帮互助、传递温暖。
![]()
4年来,在刘文晨的带领下,由56名党员和群众组成的“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累计化解习俗矛盾156起,提供上门服务2200余次,实现特殊群体服务全覆盖。这支队伍如闪亮的星辰,照亮社区,也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滨河绽放得更加灿烂。
傍晚的红石榴广场上,孩子们围着石榴雕塑嬉笑,基座上“此心归处是滨河”的字样,在晚霞中格外温暖。刘文晨深知,民族团结的花,需要用初心浇灌、用实干滋养,而滨河社区的故事,还将在各族居民的携手同行中,续写更动人的篇章。
记 者:郭慧霞
编 辑:马少华
主 编:覃 霞 责编:马志涛
总监制:陈克义 监制:姬 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