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杨涛
“我关掉了100块吵人的电梯广告,这个举动旨在推动广告业的改革。”近日,上海市嘉定区一名大学生发布视频称,他网购了一把针对电梯广告的“通用钥匙”,一口气关停了附近小区100多块电梯楼宇广告。该视频一发布,随即引发热议。
如今,不少楼宇的电梯里,都安装了显示屏循环播放广告,电梯封闭空间里的声音与画面,成为不少人的困扰。
11月10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当事人孔同学。他说,希望此举能引起公众对电梯广告收益归属及居民知情权的大范围讨论。
事件还原
关掉100多块电梯广告希望引起相关话题探讨
在某社交平台上,孔同学发布的视频已有上万点赞和几百条转发量。视频中,他展示了自己出入不同小区,关掉100多块小区电梯广告的场景。
视频发布后,网友纷纷留言,并针对孔同学的行为以及电梯广告收益归属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11月10日,记者联系到孔同学,他说,“该行为主要是为了完成大学课程——新媒体营销的作业。”
孔同学说,希望借此契机,引起一些讨论,比如广告收益是否公开、广告收益归属是否透明等。
在关闭广告前,孔同学还做了一些调查,大部分业主对他的行为表示认可。
孔同学认为,电梯广告属于“侵入式”广告,在狭小空间内,通过噪音不断“洗脑”,强迫人观看,侵犯了公民的权益。他希望通过这种行为,呼吁广告业创作能被大众接受、不喧嚣的广告。“我们不排斥好广告,但拒绝‘侵入式’广告,希望还居民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记者走访
广告存在“谐音梗”部分业主质疑收益去向
电梯广告是指在电梯轿厢、等候区域及相关空间投放的广告形式,常见类型包括智能屏广告、框架广告、投影广告,通过视觉、听觉传递信息,具有高频触达、低干扰特性,其收益部分用于物业维修。但因审批标准缺失及设备电费争议等问题,常常引发业主权益的讨论。
孔同学说,他走访和关停的电梯广告中,多数来源于一家电梯广告头部公司,并且每到一个电梯前,他都会先测量广告播放音量。据他观察,该公司在电梯广告投放市场占有很高份额。
11月10日,记者拨打了该公司的客服热线。一名工作人员说,针对有人反映的电梯广告太吵以及内容低俗等问题,他们统计情况后会向上反馈。针对如果有人觉得太吵能否关掉电梯广告一事,该工作人员称,“个人是没办法关掉的,因为我们都是统一操作,如果强行关掉导致损坏,个人要承担相应责任。”
近日,记者走访了成都市内多个小区,对广告内容和市民反馈进行了了解。在成都市清江西路附近某小区,有业主向记者反映,平时乘坐电梯时,发现部分广告内容存在“谐音梗”。
该小区业主闫先生说,小区电梯广告收益去哪了?以及投放的过程是否有审核,这些问题没有告知。
律师说法
个人关停电梯广告存在被追究侵权风险
电梯广告由专业公司运营,通过与物业合作安装,形成稳定的盈利链条。然而,鲜有人追问:这些广告是否经过业主同意?广告收入去了哪里?收益是否透明?
11月10日,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胡磊律师对此表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小区电梯属于业主共有部分,全体业主对其享有共同管理权利。在电梯内设置广告,本质上是对业主共有部分的经营性使用。这种使用本身并不违法,但其前提是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业主的共同意志。如果该行为经过合法程序(如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并符合管理规约的规定,那么电梯广告的设置就是合法的。
针对个人是否有权关停电梯广告的问题,胡磊律师认为,电梯作为共有部分,其管理权属于全体业主共同行使。单个业主仅是共有权人之一,无权单独决定关停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电梯广告。“个人擅自关停电梯广告,可能构成对物业公司或广告主合同的侵害(如果广告合同合法有效),也可能侵害了其他业主对共有部分的收益权。因此,该行为存在被追究侵权责任的法律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