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雷凌老男孩第1214篇游戏解说文章
主机玩家圈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最近Square Enix的《勇者斗恶龙1+2 HD-2D重制版》正式发布了。
![]()
虽说这游戏应该是之前《勇者斗恶龙3 HD-2D重制版》游戏框架二次利用的产物,不过《勇者斗恶龙1》与《勇者斗恶龙2》毕竟堪称JRPG界的始祖级游戏之一,伪3D风的重制还是唤醒了不少新老玩家对这个传奇JRPG系列的探索热情。
![]()
说到《勇者斗恶龙1》与《勇者斗恶龙2》,自1986年和1987年在FC平台首发以来就开启了漫长的重制历程。其中1993年登陆超级任天堂SFC的《勇者斗恶龙1+2》重制版最为经典,它在保留原版核心玩法的基础上,提升了画面分辨率,优化了部分操作逻辑。
![]()
这两部作品又先后登陆Game Boy、手机端、NS等多个平台,每一次重制都伴随着画面与操作的适配升级,但有一个核心特质始终未变——那贯穿始终的高难度设定,即便在后续版本中略有调整,也依然保留着初代作品的硬核风格。
![]()
如今伴随着HD重制版的热潮,不少新玩家在体验后纷纷感慨其难度,殊不知这早已是“和谐”处理后的版本。
那么最初的《勇者斗恶龙1》和《勇者斗恶龙2》到底都难在哪里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吧!
![]()
作为JRPG的始祖级作品之一,《勇者斗恶龙1》的难是一种“极致朴素”的难。
DQ1游戏流程并不算复杂,地图也不大,剧情也够简单直白,无非是勇者踏上拯救公主、击败恶龙的旅程,但这份简单背后,却隐藏着劝退绝大多数玩家的练级与刷钱过程。
![]()
受限于早期RPG游戏设计理念的局限,角色成长几乎完全依赖等级碾压,面对稍强一些的敌人,等级不足就意味着反复团灭,玩家只能在固定区域机械地与敌人战斗,一遍又一遍地刷取经验值和金币,整个过程枯燥乏味,极其考验玩家的耐心,许多人就在这无休止的重复中放弃了通关。
![]()
除此之外,初代DQ——这里特指的是FC日版《勇者斗恶龙1》,还有一些非常硬核的设计,比如被玩家经常调侃的“螃蟹走”,即勇者只有一种正脸行走贴图,无论向前后左右哪个方向移动,都只能保持正脸平移。
![]()
除此之外,那个时代的RPG除了对话、对话需要按出菜单,就连上楼下楼、开门等操作也要唤出菜单,让很多年轻的玩家大呼不可思议——我玩了这么多年RPG,在游戏里走到楼梯上,难道不应该自动上下楼吗?不好意思在最初的《勇者斗恶龙1》里,你就是需要手动操作才能上下楼。
![]()
这种充满时代印记的操作逻辑,在之后的美版就开始被优化,在之后无数重制版中逐渐被剔除,现在的玩家通过各种所谓《勇者斗恶龙1》重制版去理解DQ的历史,显然是无法体味当年玩家的心境的。
![]()
聊完DQ1,我们再来说说DQ2。
作为《勇者斗恶龙》初代续作,《勇者斗恶龙2》依然保留了不少前作的“缺点”,首当其冲的依然是枯燥乏味的练级过程。
![]()
因为《勇者斗恶龙2》在地图规模、剧情复杂度和伙伴系统上都有飞跃,相应的游戏流程中也就需要玩家练更多的级才行。
![]()
其次,《勇者斗恶龙2》的迷宫复杂程度在所有DQ作品中也是独树一帜的,与后来者RPG游戏的那些复杂但遵循逻辑的迷宫不同,DQ2的游戏迷宫充满了各种故意刁难玩家的反人类设计。
![]()
以著名的海之洞穴为例,洞穴深处的楼层遍布岩浆,踩上去就会持续掉血,而地面上却密密麻麻分布着数十个楼梯,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死胡同,只有一两个能通向正确路径,再加上高得离谱的遇敌率,玩家往往在反复绕路和战斗中耗尽补给。
![]()
类似的设计在游戏中比比皆是,最后的隆达尔基亚洞穴地面陷阱会把玩家直接送回上层,最高层的无限循环分叉口更是让无数人迷失其中。
以上这些设计,放在如今早就被玩家“差评如潮”了。好在这些刁难玩家的恶毒设计,在后续DQ系列作品中再也没有被沿用,大家想要感受早期RPG设计师对于玩家满满的恶意,一定不要错过远祖FC版的《勇者斗恶龙2》。
![]()
除此之外,DQ2其实还奠定了早期《勇者斗恶龙》标志性的长线剧情模式。从寻找解除公主诅咒的拉之镜,到驾驶轮船在海上使用月球碎片开启洞穴,再到登上高原前需在哈根宫殿的十字架空地高举邪神像破除障眼法,整个流程仿佛马拉松,需要玩家往返于世界各地,像收集七龙珠般寻找关键道具、纹章等。
![]()
每一个关键道具都藏在不同角落,NPC的提示往往含糊不清,有时甚至没有提示。倘若没有攻略本,许多玩家根本无法推进剧情,这种设计在今天看来近乎失败,但在当时却是一种主流设计思路(p.s.因为国外市场能卖攻略书),并在《勇者斗恶龙3》《4》中被进一步延续,成为早期DQ系列的标志性特征。
![]()
回望最早期FC版的《勇者斗恶龙1》和《勇者斗恶龙2》,它们的设计放如今来看自然称不上合理,但将其放之在游戏史长河中,这两部游戏却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这些没有指引、没有容错、甚至是故意刁难玩家的游戏设计方式,正是早期开发者在探索RPG形态时交出的原始答卷。
![]()
从DQ1到DQ2,从单一角色到队伍系统,从简单剧情到长线冒险,从基础指令操作到复杂谜题设计,这些复古游戏里每一处反人类(硬核)的背后,都是对游戏玩法的突破,这些略显粗糙的设计,都为后续JRPG的发展探索出了方向。
![]()
如果你喜欢研究RPG历史,相信FC版《勇者斗恶龙1》和《勇者斗恶龙2》绝对是你游戏人生中绕不过的两部经典巨作,推荐各位老男孩玩家抽时间(开着金手指)尝试游玩一下!
作者:小雷、诺亚
编辑:小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