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最近的亲身经历,谈谈一点感悟。
故事说的有点长,感兴趣的朋友多花点耐心。
前些天,大概是1号开始,那段时间还是比较冷的,
突然觉得自己的右手腕不舒服,
尤其是大拇指的位置,活动有点受限,用力屈伸会诱发疼痛。
一切发生的毫无征兆,就这么突然的水灵灵的出现了这种症状。
我回想了一下,那几天除了搬搬花盆搞卫生(低强度劳动)之外,
貌似也没有做过什么伤损筋骨的事情呀。
因为手腕这个位置前年的时候有扭伤过,
跟当时的症状有点相像,
所以,虽然找不到确切的起因,
还是按照普通的筋扭伤来处理了。
最简单的方式,无过于抹药油药酒,
还有就是自行按揉活络。
因为是左手给右手进行操作,自然也没有做太复杂的康复治疗。
![]()
接下来这几天,天气依然阴冷,
而且期间还有下雨,
南方天气的湿冷,
其实跟北方雨夹雪时候的感觉差不多。
干冷不一定觉得冷,但湿冷是会叠加buff的。
这几天的常规治疗,
手腕的疼痛时好时坏,
有干预做治疗的时候会改善,但没多久还是开始作妖作怪。
尤其是下雨那两天,整个手腕拧不动毛巾,
甚至连拉手刹都有无力感。
整个手腕的筋是软的,
手虽然能动,但用力姿势不当就痛上一下,
最重要的是大拇指不敢发力,也发不上力。
![]()
这种情况下,我尝试了多种治疗思路,
其中,按照“交叉同位”的思路去针灸刺激特定穴位是最见效的,
热敷热疗是肯定有效果的,但效果持续时间不太满意,
如果只是做手腕局部的肌筋松解,反倒效果一般,而且容易反弹。
这个是我自己的亲身验证,绝对属实。
手腕痛的症状就这么拖拖拉拉到了5号,
我的手腕要死不活的状态也持续了四天多。
那一天,天放晴了,气温回升,
4号最高气温还是18度,
而5号最低气温都17度了,
白天气温“咚”的一下跳跃上升了好几度。
而且完全没有下雨,干燥度上升。
然后,5号那天上午,
在做了一次“交叉同位”的针灸刺激后,
我的手腕莫名其妙就轻松多了~
到了傍晚,我竟然感觉手腕恢复正常!
拉手刹、拧毛巾,变得太轻松了,
压根都不敢相信昨天竟然还那么吃力难受!
![]()
细想了一下,除了针灸刺激的效果之外,
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天气的变化”!
也就是我们中医所讲的“气”!
外淫六气:风、寒、暑、湿、燥、热~
因为天气变冷,所以出现症状;
因为天气湿冷,所以症状加重;
因为天气放晴,所以症状突然就“自愈”了......
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就真的是这么一回事。
好消息是:手腕康复了;
坏消息是:我的手腕确定是埋下了风湿的隐患~
而说到为什么治疗思维不一样,效果也不同?
这样说吧,这段时间的康复治疗,
我右手腕痛,如果只是松解右手的肌筋,活络局部的经络,
虽然有效,但效果一般。
而另一种方法,刺激左侧足跟区域的特定穴位,
效果明显要好。
这让我更加坚信,:针灸的核心治疗思维就是“导气”呀!
![]()
前段时间还看到一个师弟发问:
“同一穴位左右電針端出現强弱不同的反應有什麼因素?”
虽然我不反对别人对穴位进行电刺激或热刺激,
但经过这一次亲身经历和感悟,
我觉得,做针灸,还是回归到“气”的思维上面,
或许更见效。
如果把治疗思维局限在“物理或化学刺激局部组织”,
那你自然想不明白腰痛为什么会选择扎针在头面部的印堂穴或人中穴了。
很多书本总结过“经验穴”,
但若是脱离了“气”的思维,
你就算把别人的经验背诵的滚瓜烂熟,
或许临证效果还是“全凭天意”,
而且会不断陷入“自我怀疑”的内耗当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