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增长从来不是简单的销量数字,而是用户心智的转变:从“尝试一下”,到“离不开”,再到“愿意推荐给朋友”。这是Fosi Audio创始人黄庆龙(Ryan)一直坚信的理念。
在过去五年,其创立的远虑科技旗下品牌Fosi Audio(以下简称Fosi)实现了年均超60%的增长,而驱动这一增长的核心引擎正是源于用户信任,以及显著高出行业平均水平的复购率。
自2017年成立以来,远虑科技始终以推动Hi-Fi(高保真音响)普及化为初心,敏锐洞察到当代用户普遍希望获得便捷、小巧却不牺牲音质的听音体验。许多初涉音频的爱好者、学生群体以及电脑用户,都渴望拥有远超主板声卡和普通音箱的声音表现,同时又希望初始投入保持可控。正是对这一市场空白的准确把握,在传统Hi-Fi设备价格高高在上、逐渐脱离广大用户的背景下,Fosi以超越价格预期的音质表现、充足的功率输出与小巧精致的设计,迅速赢得了全球用户的青睐。
目前Fosi的月度复购率超过3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对一个Hi-Fi品牌而言,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数字。它的背后,是Fosi建立了一套“用户共创的闭环生态”:用户的反馈推动产品迭代,迭代又让用户感受到参与感和被尊重。
如Ryan说,复购率高并不只意味着生意更稳健,更是⼀个战略信号:代表Hi-Fi不再只是单向的产品交付,而是双向的价值循环。用户把真实需求和灵感输入进来,远虑科技通过技术与设计把它实现,再由用户亲自验证并推广。这是⼀种全新的生产关系。用户对公司来说,不只是市场份额,更是未来的增长引擎;不只是信任背书,更是品牌文化的共同塑造者。“我们不只是在打造一个品牌,更是在和全球音乐爱好者一起,共同重新定义Hi-Fi。”
建立持续领先的技术壁垒、重新定义用户体验以及推动Hi-Fi从小众爱好走向大众日常,远虑科技的实践,不只是一个高速增长的品牌故事,更是中国新生代科技企业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缩影,并在全球舞台上定义着Hi-Fi的全新可能。
在Ryan看来,Fosi的使命非常清晰:“赢得用户,而不是赢得噱头。如果说中国品牌的责任是什么,我认为是让世界看到——中国不只制造产品,还能制造情感、制造信任、制造文化共鸣。”
![]()
![]()
从发烧友中来,到发烧友中去
大学时期,Ryan一度沉浸在音响论坛的世界里。他不仅是一名音响发烧友,更是一位热衷于自己动手制作音频设备的创作者。那些由他亲手打造的DIY产品,在论坛分享后,意外地受到了音响发烧友们的热烈欢迎和真诚鼓励。
许多发烧友看到他的潜力后,纷纷建议他成立一家公司,将这些充满个性的DIY产品打磨成真正的商品,并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这些鼓励成为了Fosi诞生的直接动力。
正是从音乐发烧友中来的初心,让Fosi即使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后,依然保持着回归发烧友的本色,Fosi将“用户共创”融入产品开发流程。这种深度互动使之被用户评价为“Fosi不像一家公司,更像是一个懂我的朋友”。
传统Hi-Fi品牌多以封闭式研发体系为主,而Fosi则选择以用户共创驱动创新。这种开放的产品开发模式,让品牌与用户形成真正的双向互动,不仅塑造了Fosi独特的产品开发理念,也成就了一个品牌与用户共同成就的佳话。
正是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长期坚持,让Fosi已经连续五年保持60%的高速增长。Ryan坦言:“以用户为中心让我们持续拿到了好的成绩,所以一直秉持此理念。”
“我很少把‘增长率’当作目标去盯。我更在乎的是,用户是不是越来越喜欢Fosi,是不是愿意留下来。”Ryan分享道。他还透露,在Fosi内部,复盘时不会一味盯着KPI,⽽是深挖粉丝积累、粘性和复购率。
在远虑科技,用户复购率被视为战略护城河。与传统企业依赖渠道投放和广告曝光实现增长不同,Fosi的核心驱动力,来自于用户的深度参与和真实口碑。换言之,它的增长不仅是“卖更多”,⽽是让用户感受到这个产品是自己深度参与开发,让更多⼈发自内心愿意再次选择。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Fosi推出过一款桌面功放,其最初灵感就来自社区反馈。一位楼主抱怨说,“我想在办公室听好音乐,但传统功放像个笨重的黑盒子,接线复杂,根本不敢在桌上摆”。这条帖子成了公司的产品立项简报。随后,公司邀请这位用户进内测群,和工程师⼀起打了几个月样,最终把产品做到只有手掌大小,插上线就能用。产品发布后,那位楼主第一个晒单,说:“这是我参与创造的产品”。这种自豪感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换来的。
Ryan解释,“每一次复购,都是用户以选择表达信赖,印证我们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不仅可行,还在持续积累强大的品牌势能。复购背后,意味着用户愿意用第二次、第三次选择,把信任交给我们。意味着他们不只是‘消费者’,⽽是主动加入我们生态的‘共建者’。”更深层次来看,这也代表着用户对Fosi的价值观和理念产生共鸣,对品牌心智形成长期认同。
Fosi特别强调,他们卖的不是冷冰冰的硬件,而是三层情绪价值:第一重来自声音体验。第一次听见音乐中此前未被发现的细节,仿佛耳朵被重新打开,那一刻的惊喜就是无法量化的情绪价值。第二重意指产品不是公司单向设计的产物,是把享受音乐的权利还给发烧友,让他们深度参与共同开发。这种参与进来的归属感,让用户成为品牌的共同创造者。第三重来自身份认同。用户拥有并分享Fosi,不只是炫耀设备,⽽是一种价值选择,相当于加入一个Hi-Fi新势力的社区,代表Hi-Fi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是属于每个人的乐趣。
“我们不卷价格,而是卷价值感知。Fosi的定价锚点,不是冰冷的成本,而是用户心智里那份被唤醒的热爱、参与和身份归属。”Ryan说。在用户心智中,Fosi的产品所提供的价值远超售价本身——那是一种源自享受好声音的满足感,一种被理解的归属感。
用户深度参与的模式,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与市场契合度,更让用户成为品牌的忠实传播者。Fosi的多款产品在全球主要电商平台长期位居同类畅销榜前列,持续赢得发烧友与主流用户的广泛认可。如今,Fosi的品牌影响力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成为Hi-Fi普及化浪潮中一支备受关注的中国新生力量。
![]()
![]()
做Hi-Fi融合者:从小众爱好到大众日常
历史上,每一次改变生活方式的创新,都经历过从小众到日常的跨越。同在深圳创业,Ryan也亲历大疆无人机等品牌通过降低用户使用门槛让一款硬件从细分走向大众的过程和路径。
Hi-Fi一直被认为是小众爱好。当前Hi-Fi处境略显尴尬的是,随着年轻人越来越追求便携与便利,蓝牙设备大行其道,传统Hi-Fi系统所提供的沉浸式音质和聆听仪式感逐渐被忽视。Hi-Fi没落的声音不绝于耳。
Ryan把这种状态形容为是“代际断层”。在他看来,老一辈发烧友怀念的是那种一整套设备、一张唱片、一个宁静夜晚的深度体验;年轻一代成长于“随时随地听歌”的环境,习惯即开即用,甚至于从未真正接触过高品质的Hi-Fi系统。他指出,“这两者并非对立,更多是认知差异带来的鸿沟。就像外卖与餐厅精品菜,本就可以共存,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音乐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需求,Hi-Fi是让音乐更好听、更有沉浸感的方式。”Ryan认为,阻碍Hi-Fi普及的不是需求不足,而是用户体验门槛过高。年轻人并非不想追求好声音,而是被几个现实因素阻碍,比如传统Hi-Fi设备动辄几万,价格容易劝退年轻人;设置和操作过于复杂;家居空间有限等,年轻人亲身体验高品质Hi-Fi的机会少之又少。
在坚持“始终围绕把音质做好”的同时,Fosi的重要战略之一便是推动Hi-Fi普及。在Fosi的公司理念里,Hi-Fi不应只是少数人的奢侈享受,应成为每个音乐爱好者都能轻松拥有的生活乐趣。Fosi通过创新设计和用户共创,让高品质音频体验从繁琐走向易用,从专业设备转变为生活方式。“让高品质的音乐体验变得可触达、易使用、价格合理,真正融入新一代用户的生活。”
面向未来,Fosi下一阶段带给市场的“惊喜”,不是单一的一款产品,更是一种全新的可能性。让Hi-Fi从小众爱好,变成所有人的日常——Fosi将会以用户为中心,构建一个易用、便捷、更懂用户的Hi-Fi生态。
“音质本身没法标准化,所以Hi-Fi厂商也很难一家独大。Hi-Fi作为远虑科技的立足点,未来是要切入更大众的音频市场。”Ryan这样说。
过去,Fosi已经做了一些将摆件和音响结合的产品形态,接下来会尝试诸如画框音箱的形态,比如和故宫联名,既展示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又可以让用户感受Hi-Fi品质,甚至未来可以通过降噪功能,为用户助眠。“核心是让Hi-Fi自然融入日常。”
要实现从Hi-Fi小众玩家到大众日常的拓展,关键在于切入具体的生活场景。游戏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应用领域。许多玩家在游戏中追求声音的精准定位与震撼效果,以获得更强的沉浸感。Fosi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需求,例如在Fosi Hi-Fi解码耳放K6中,专门针对性地加入了游戏音频算法,有效提升了声音的空间感和方向感,让玩家能“听声辨位”,深度融入游戏世界。
远虑科技也开始尝试AI技术与Hi-Fi的结合,最近推出了AI矫正技术,通过AI算法可以识别空间里影响音效的各个元素,从而自动匹配合适的音效。“AI在降低用户使用门槛,与此同时带来更多玩法。”
谈到与Hi-Fi领域的老品牌之间的关系,Ryan认为,欧美品牌在上世纪把Hi-Fi推向了艺术高度,新势力则像新能源车,带来了新的技术和使用习惯。新势力必须在数字化、无线化浪潮中,确保音质不妥协。老品牌则要在保留纯粹的同时,主动拥抱更年轻的用户群体。“两者不是敌人,而是不同的角色”。
他进一步解释,Fosi的定位是融合者——既尊重传统Hi-Fi的精神,也用创新降低门槛;最终目标不是取代其它品牌,而是让Hi-Fi回到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未来,Fosi不只是提供一台功放或一对音箱,而是要让Hi-Fi成为每个用户在生活中默认选项。就像今天没人会质疑是否要用智能手机一样,明天也不会有人问‘要不要用Hi-Fi’。”Ryan说。
![]()
中国品牌出海的“三力合一”
2025年2月,BBC在一部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专题纪录片中重点展示了中国在多个科技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比如比亚迪、宁德时代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统治力,大疆无人机占据全球70%市场份额的强势表现,以及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优势等。
Ryan认为,中国品牌国际化的路径与上世纪的美国有相似的逻辑: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实现科技突破,继而催生出坚实的文化自信,最终推动强势品牌的全面崛起。正如美国曾孕育出苹果、亚马逊等巨头,中国也必将涌现出一批影响世界的超级品牌,引领新一轮的全球商业浪潮。
他认为,中国品牌的机会点在于科技力、产品力和品牌力的“三力合一”,其底层逻辑是文化。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孕育真正能走向全球的品牌。
对比音响界的现状,Ryan也有感慨:中国制造业如此发达,手机、新能源车领域都已经有了领先品牌。而在音响界,中国用户用的大部分音响品牌都是海外品牌,没有响当当的中国品牌,音响工厂只能给海外品牌代工。“这着实难以置信。”他说。
他还透露,Fosi的最终愿景是打造成为全球音频领域有影响力的中国品牌。在做产品的过程中,他感受到,新生代对国外品牌的好感度正在减弱,更喜欢新兴的中国品牌,很多Fosi的用户因感受到公司基于用户需求设计产品而好感度陡增。“把基础打好,坚持创新,接下来有弯道超车的机会。”Ryan说道。
为实现这一目标,从创立之初,Fosi就明确定位于一家科技型企业,而不是简单的硬件厂商,更不是跨境贸易公司。从公司名取名为“远虑科技”时,就已经反映了Ryan对长期主义发展模式的坚定选择。
2020年前后,跨境电商火热,当时如往贸易型公司方向走,公司能很快拿到销售成绩。此时,远虑科技却选择走一条“更难的路”。“创业的初心是能为用户解决问题,为用户创造价值。而非纯赚钱。”Ryan表示。
几年后,大家发现,远虑科技的选择是对的。“品牌根基很深就不容易被颠覆,相反,纯卖货逻辑则容易摇摇欲坠。”他指出。
目前,Fosi研发人员占比超过50%,科技之于Fosi,是建立壁垒、创造体验和推动Hi-Fi普及的核心。“这绝非数字目标,而是战略选择。”Ryan强调。
远虑科技将技术创新作为最深的护城河。过去几年来,通过系统性的研发积累,在调音、软件、硬件设计与可靠性上构建了扎实的壁垒。与国内顶尖学府南京大学合作,共同开发前沿音频技术,将先进的声学技术和产品相结合。但他进一步强调,“技术创新一定要贴合用户需求,不能只是炫技,否则是无用的。”
他透露,当下远虑科技的研发投入很大,可能对成本有压力,但正是这些技术储备,将决定未来的爆发力。当技术成熟后,体验的成本会显著下降,能让更多人触及Hi-Fi。“让我们既能定义当下,也能塑造Hi-Fi的未来格局。”他说。
远虑科技的实践,为当下中国创新企业的成长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可循路径。它印证了这样一种模式:以用户共创为核心,将产品研发从企业实验室真正融入用户场景,使创新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与全球消费者共同呼吸、双向奔赴的动态过程。在竞争激烈的Hi-Fi领域,Fosi的成功更给人以启发:高端并非小众的代名词,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义,以及价值超出价格的产品体验,让曾经高冷的Hi-Fi体验飞入寻常百姓家,激活更为广阔的增量市场。
远虑科技所代表一批中国新生代科技企业从“中国制造”坚定走向“中国创造”,在全球舞台上共同定义行业未来的全新可能。
![]()
声明:以上活动内容是商业合作内容,用于调研的部分/全部数据来自合作方和第三方,相关观点及结论均基于以上数据研究得出,不作任何投资指引和参考。
精彩内容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