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退休非“免罪符”:网信部门应依法规制黄河清式歪理传播

0
分享至

退休非“免罪符”:网信部门应依法规制黄河清式歪理传播

近日,围绕退休学者黄河清及其相关言论的争议持续发酵。不少公众向其原任职大学投诉,希望遏制其不实言论传播,却得到“已退休、无法管辖”的回应。这一局面让许多人陷入困惑:难道退休身份就能成为散布歪理邪说的“保护伞”?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大学的管辖边界虽因退休而终止,但网络空间绝非法外之地,网信部门作为网络空间的监管主体,理应依法对这类传播虚假信息、扰乱认知秩序的行为进行规制,必要时采取封号等处置措施,守护公共舆论的清朗环境。

黄河清的争议核心,在于其长期传播的“西史辨伪”相关言论存在明显的事实偏差与逻辑缺陷。他在著作及网络平台中宣称自身观点“无懈可击”,却回避主流学术圈的规范论证,反而以“主流学者不敢回应”为由自证正确,这种违背学术规范的传播方式本身就存在误导性。更值得警惕的是,其部分言论刻意歪曲历史事实、制造文明对立,将学术探讨异化为情绪煽动,不仅混淆了公众的历史认知,更可能加剧网络空间的对立情绪,与健康的网络生态背道而驰。这种行为早已超出正常学术争鸣的范畴,沦为借“学术”之名行“误导”之实的歪理传播。

公众向大学投诉却无果,本质是对管辖边界的误解。大学对在职教师负有师德师风与学术规范的管理责任,但教师退休后,其个人网络言论已不再属于学校管理范畴,学校无权也无法对其校外言论进行约束。这一回应并非推诿,而是符合管理权限的合理界定。但“大学管不了”绝不等于“没人能管”,网络空间的言论自由始终以不违反法律法规为前提,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凭借特定身份逃避法律约束。退休学者的身份更应意味着对自身言论的更高责任,而非滥用话语权的“特权”。

从法律层面来看,规制此类歪理传播有着明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网络运营者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应当立即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并向主管部门报告。黄河清在网络平台传播的部分言论,若存在虚构事实、误导公众、扰乱公共秩序等情形,已触及网络言论的法律红线。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九条,故意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可依法处以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等罪名。这些法律法规既为网信部门的监管提供了明确遵循,也表明对这类行为的规制绝非“管制言论自由”,而是维护法律尊严与公共利益的必要举措。

网信部门对黄河清类言论的规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公众层面而言,历史认知的形成需要基于客观事实与严谨论证,黄河清式的歪理传播会混淆青少年的历史观、价值观,阻碍其形成全面的文明认知。从网络生态层面来看,这类言论的传播往往伴随着情绪煽动与对立制造,容易引发网络骂战,挤占理性讨论空间,破坏网络空间的和谐秩序。网信部门依法采取封号等措施,并非否定学术争鸣的自由,而是划清“学术探讨”与“歪理传播”的界限——真正的学术争鸣应基于事实、遵循逻辑,而非歪曲事实、煽动情绪。

具体而言,网信部门可依据法定程序采取多重规制措施。一方面,可联合相关学术机构对其言论进行事实核查,明确界定哪些内容属于虚假信息或不良信息,为处置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要求网络平台履行主体责任,对已核实的违规内容采取删除、屏蔽等措施,对相关账号依法依规采取禁言、封号等梯度处置。同时,畅通12377举报热线、网络举报客户端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形成监管合力 。这些措施既符合法律规定,也能有效遏制歪理传播的蔓延。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退休身份更不是歪理传播的“免罪符”。大学的管辖边界有限,但法律的约束范围无边。网信部门依法规制黄河清式的歪理传播,既是维护法律法规权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守护公众认知安全、净化网络生态的现实需要。唯有让每个网络参与者都敬畏法律、坚守底线,让歪理邪说无处遁形,才能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传递真理、凝聚共识的清朗之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怀疑探索者 incentive-icons
怀疑探索者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2498文章数 65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