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今年,馆陶县房寨镇西孟梁寨村靖先生计划翻盖老家房屋,架在屋外的燃气管道影响施工。他咨询燃气公司,工作人员告诉他“管道可以挪,但需收费”,靖先生无法接受。
馆陶县住建局燃气办 牛科长:挪动燃气主管道(公共管道),用户无需付费。我已向燃气公司核实,此前燃气公司要求收费是指:挪动用户自家通向房内的自用管道需要收费。
最新进展:
靖先生:马上供暖了,燃气公司已和我协商好,年后给我免费挪管道。
小编说:燃气公司未清晰区分“公共管道”与“自用管道”的收费政策,或在收费告知环节不规范,此类操作不仅容易引发用户质疑,也会损害企业公信力。希望监管部门强化监督,及时纠正企业不规范操作,让公共服务更透明、更贴心,避免类似误解再次发生。
(记者:张清)
02
两年前,肥乡区肥乡镇龙堂堡村李先生父亲参加了村内厕所改造施工,施工结束后工资一直未结清。他曾多次向村委会询问,总是得到“财政紧张,再等等”的答复。这该怎么办?
肥乡区肥乡镇党委书记 田同志:双方就工资金额存在异议。现镇政府已介入协调,近日将工资金额核对清楚,及时给村民发放到位,解决村民烦心事。
最新进展:
李先生:工资金额已确定了,现在就等发工资了,谢谢。
(记者:张清)
03
馆陶县寿山寺镇庄固东村张先生父母均已年过七旬,身体欠佳需常年服药;姐姐已出嫁,育有三个孩子;张先生本人有四个孩子,最小的仅三岁。张先生说,2011年一家化工厂建设时,占用了他家仅有的四亩地。占地时村委会曾承诺优先为其家庭办理失地低保,但他为父亲申请后,审核未通过。张先生还说,家中经济来源全靠自己,希望为父亲申请低保,缓解家庭困境。张先生父亲的情况可以申请低保吗?
馆陶县寿山寺镇庄固东村包村干部 薛同志:当时化工工业园区征了张先生家4亩地,一次性买断给与补偿款10万元。
今年全国脱贫线已提高至家庭人均年收入9000元。张先生为父亲申请低保时,我们通过低保系统对其家庭成员情况审核发现,张老先生妻子名下有2万元存款,女儿名下有10万元存款,儿子和儿媳在馆陶县县城经营一家理发店。由于张老先生本人有存款,其子女也具备赡养能力,目前他不符合低保申请条件,在省级平台上的低保申请也无法通过。
张先生说到的失地低保又是怎么回事?
馆陶县寿山寺镇庄固东村包村干部 薛同志:十多年前征得他家地,当时有“失地保障金”政策,但该政策未在河北省内实施。就此情况,村支部书记和村干部曾多次到其家中解释说明。
小编说:低保作为民生兜底保障,核心是为真正缺乏生活来源、无赡养能力的困难群体提供支撑,而非替代个人奋斗的途径。张老先生一家虽面临多重生活压力,但儿女具备赡养能力、家庭有稳定收入来源,这既是政策的刚性要求,也是公平公正的体现。生活从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暂时的困难只是人生路上的一段插曲。相信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总能跨过眼前的难关,用勤劳和坚持撑起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才是面对困境最坚实的底气。
(记者:白杨)
04
武安市石洞乡张先生为让孩子在武安市区就读初中,特意在市区购置了一套房产,但孩子的入学过程不太顺利。
张先生:今年孩子小升初,为让他能在武安市上学,我在蓝城凤起洺湖小区购置了房产。该小区配套的洺湖中学由开发公司承建,此前开发公司承诺今年9月可正常入学,可临近开学报名时,却告知未交房无法办理入学。无奈之下,我先为孩子报名了一所私立学校并已入学。私立学校开学后,洺湖中学又通知可以入学。考虑到孩子已在私立学校就读,便决定让他先安心适应。但孩子在私立学校就读两个月后,近一个月出现厌学情绪,不愿到校,无论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我先后联系武安市教体局和孩子所在的私立学校寻求解决办法,可教育局让我找学校沟通,学校又称此事归教育局管辖,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武安市教体局教育科负责人 刘同志:孩子属于片区内学校,别的孩子都能上学,他的孩子不能吗?如果此情况属实,我们会按就近入学原则为孩子办理入学。
刘同志告诉记者会联系张先生沟通了解此事。当天下午刘同志给出回应。
武安市教体局教育科负责人 刘同志:有个特殊情况:孩子不是不能在私立学校上学,而是自己不想上了,想转回公办学校。今天我第一次和张先生见面,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我已把他的情况了解清楚。当时招生是民办在前、公办在后,先进行公办学校报名,之后才是民办学校招生摇号。他摇上民办学校后,就交费让孩子去学校了。家长本人在深圳上班,当时觉得这所民办学校管理不错,能摇上号也很不容易,挺珍惜这个机会,因此孩子就一直在这所民办学校就读了。
目前的情况怎么办?孩子还能回到公办学校就读吗?
张先生:今天教育局都给解决了,可以帮助孩子转学。之前说不能上学是因为开发公司宣传有误,此事是我没打听清楚。
问题虽已解决,但为何张先生遭遇“推来推去”的困境,仅仅因为张先生误解了吗?
小编说:教育是民生大事儿,孩子上学更是每个家庭的心头事儿。相关部门在处理类似诉求时,若能多一份主动对接,多一次耐心核实,或许就能避免群众来回奔波。希望此事能成为一次提醒: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高效的沟通、务实的行动回应诉求,才能真正让教育既有温度,又有力度,让每个家庭都能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公平与便利。
(记者:白杨)
参与节目互动
一、FM106.8周一至周五早7:00至7:40,拨打热线电话8508850选择6号键参与互动
二、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中搜索“清晨热线”可参与互动
四、邮箱:hdqcrx@163.com
平台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相应图片字体等如涉及侵权
请及时联系我们查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