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下午,太原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内掌声雷动,2025年山西省“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展现场签约仪式圆满举行。40个优质创新项目现场落笔签约,121项成果收获合作意向,总金额高达9亿余元,这场汇聚群众智慧的科创盛会,让“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的“五小”力量,成为山西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的强劲引擎。
![]()
作为连续举办六届的省级创新品牌活动,本次“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展以“‘五小’凝众智,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由省总工会、团省委和省科协联合打造,是山西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激发群众性创新活力的重要平台 。为期3天的展会中,1700余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覆盖能源、装备制造、智慧农业、新材料、数字化转型等多个重点领域,既有破解生产“卡脖子”难题的技术革新,也有优化流程、降本增效的实用创造,全方位展现了三晋工匠与一线职工的创新智慧。从煤炭能源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方案,到贴近农业生产的智慧管控技术,再到兼具环保与效能的新材料产品,这些“小而美”的创新成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彰显了“小创新”撬动“大发展”的硬核实力。
展会现场不仅是成果展示的窗口,更是政企对接、智慧碰撞的平台。近400名劳模工匠齐聚一堂,开展面对面技术交流与经验分享;绝技绝活表演、非遗展演等特色环节,让创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映成趣。更值得关注的是,展会创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推出8场专题直播、网上展厅及实体VR系统,打造出“永不落幕”的云端科创盛宴。其中,11月6日的大国工匠访谈直播开播5分钟便吸引2000余人涌入,截至11月7日,线上平台总关注度超17万人次,让“五小”创新理念触达更多职工群众。首次亮相的“晋小匠”品牌形象,通过文创产品、微信表情包等年轻化载体,让创新文化更接地气、更具活力。
“五小”创新的价值,终究要落脚于成果转化与产业赋能。此次签约的40个落地项目与121项意向成果,正是创新活力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生动体现。自2023年以来,山西省“五小”竞赛已吸引448.36万人次参赛,覆盖2.51万家单位,涌现出7.06万项创新成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高达649.6亿元,其中9252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成为百万职工释放创新潜能的“主阵地”、服务能源革命与产业转型的“助推器” 。这些成果中,既有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的实用技术,也有填补行业空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突破,真正实现了“立足岗位搞创新,解决问题促发展”。
省委、省政府对“五小”创新活动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凝聚职工智慧、服务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求持续优化平台建设,健全成果评估、孵化、推广体系,打造山西特色、全国样板的创新品牌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山西将继续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强化政企对接机制,让更多“五小”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生产线,同时扩大竞赛覆盖面、提高参与度、融合数智化,引导广大职工、团员青年和科技工作者立足岗位创新创造,为山西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群众智慧与科创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