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特朗普拟用关税收入每人发2000美元红利,凸显直升机撒钱潜力。中国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收入分配难改,直升机撒钱最直接公平,避免腐败。经济学依据源于弗里德曼与伯南克理论,可放大需求乘数。财政困难时,可转移国有固定资产投资一半及出售国企资产等筹资,每人年发万元,刺激消费、化解产能过剩。
一、特朗普拟以关税收入,向每个美国人发放至少2000美元的“红利”。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11月9日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宣布正考虑利用关税收入向大多数美国人发放每人至少2000美元的“红利”。这一举措被视为其在政治经济争议中拉拢民意的策略。特朗普写道:“每人(不包括高收入者)至少将获得2000美元的红利。”他批评反对关税政策者为“傻瓜”,并宣称美国正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最受尊重的国家”。
特朗普此前多次提及类似构想。今年10月,他在One America News访谈中表示,考虑向民众发放1000至2000美元的“分红”。7月,他也谈及“关税退税支票”。此次发文强调关税收入将用于偿还38.12万亿美元国债,同时刺激经济。
根据美国财政部9月报告,前9个月关税收入达1950亿美元,主要源于4月起对多国实施的全面关税。这比去年同期的790亿美元增长了接近1.5倍。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近18%,创1934年以来新高,并且企业并未将关税成本主要转嫁给消费者,因此物价实际上也比较稳定。
共和党参议员霍利年初提出法案,建议每人发600美元“关税红利”,以回馈民众。然而,财政部长贝森特8月在CNBC访谈中强调,优先偿债而非派发现金。
特朗普此发言适逢美国政府停摆第40天,医保资金争议导致60万联邦员工休假,贫困家庭补助中断风险上升。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称已备“B计划”。特朗普强调,企业涌入美国、股市创新高、401(k)账户创纪录,关税政策功不可没。这一“红利”构想虽未定细节,但凸显特朗普以关税“致富”叙事,寻求通过重复疫情期间的直升机撒钱模式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以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
二、美国财政直接给国民发钱,在经济学上有什么依据?
![]()
美国财政直接向国民发钱,属于“直升机撒钱”(helicopter money)的一种政府转移支付、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
“直升机撒钱”概念由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1969年提出。该概念比喻央行或政府从“直升机”上向民众撒钞票,迅速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最快速有效地刺激需求。弗里德曼认为,在通缩或流动性陷阱中,传统货币政策失效时,直升机撒钱可直接增加私人部门收入,快速推动消费和总需求。
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在2002年的一次演讲中扩展了弗里德曼的这一理念,称其为刺激消费的“最后手段”工具,尤其在政策利率达到零利率下限时。伯南克指出,直升机撒钱通过与减税或直接转移的财政扩张和央行货币化结合,可实现永久性财富增加,而非暂时的量化宽松(QE)。它避免了QE的资产价格泡沫,转而直接惠及民众。
“直升机撒钱”的经济学依据包括几方面:
一是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直升机撒钱作为财政-货币协调,弥补需求不足。
二是货币主义视角,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投资消费。
三是再分配机制,提高低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放大乘数效应。
如克鲁格曼1998年流动性陷阱框架,认为直升机撒钱可脱离财政赤字约束,通过央行购买国债实现“无资金”扩张。替代实施包括:央行直接向私营部门转移、注销信贷、调整通胀目标或货币基础增长率。这些不需财政部担保,适用于独立央行环境,甚至私人加密货币场景。
批评者担忧“直升机撒钱”会诱发通胀风险,但伯南克强调,在需求疲软时,其有效性高于传统工具。2022年以来全球通胀飙升后,该政策被视为非常规选项。特朗普的关税红利即其变体,利用贸易收入的财政转移,理论上可降低债务负担,同时刺激经济。总体而言,直升机撒钱反映政府承诺经济稳定与福祉提升。
三、在供给相对过剩、需求严重不足、国民收入分配制度难以短期实施时,直升机撒钱是刺激消费最有效的方式。
![]()
在三四十年的超前投资模式的影响下,多年来我们通过压缩国民收入分配中个人收入占比、扩大政府和国企收入占比来集中资金,用于产业政策支出和基础设施投资,导致中国当前面临较为严重的供给相对过剩、需求严重不足的双重挑战。
2025年,制造业过剩产能达30%,较多企业亏损,靠地方补贴维系。房地产陷入长期下行调整周期、出口在美国关税政策下放缓,这些因素加剧了需求疲软,2024年中国家庭消费占GDP的比例仅39.9%,比美国67.9%低4成多,也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要提高家庭消费水平,需从收入端实施国民收入分配改革,这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推动,短期内难以匹配庞大供给。
![]()
自2021年12月起,央行就开始降息降准刺激消费。7天逆回购利率从2021年12月的2.2%下调至1.4%,1年期公开市场报价利率LPR从3.8%下调至3%,但货币宽松政策实施到第四年,从衡量供求关系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看,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结构性失衡没有修复,反而更严重了,CPI同比涨幅从2021年的2%左右回落到0%上下,PPI从2021年的2位数涨幅回落到持续37个月同比下跌。
实际上,目前我们的经济状况,非常符合经济学界弗里德曼所定义的使用直升机撒钱的宏观经济环境:在通缩或流动性陷阱中,传统货币政策失效;也符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伯南克所定义的:政策利率达到零利率下限时。目前我们的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虽然离0利率还有1.4%的距离,但活期存款利率已经约等于0了。
所以,在目前,我们是非常适合学习美国的直升机撒钱式的直接增加个人收入,快速刺激消费的经济措施的。
与其他间接增加个人收入来刺激消费的措施对比,直升机撒钱无疑是最直接、有效、公平的刺激方式。因为它绕过中间环节,直接注入居民钱包,直接提高消费倾向。相较于消费券或消费补贴,或通过固定资产投资来增加收入,直升机撒钱避免了中间环节所滋生的腐败,如近年消费券套现案频发。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城投公司、交通局腐败高发,其他资金使用方式因资金分配不透明,易生权钱交易。而直升机撒钱公开透明、人人平等、财政直达账户,无腐败空间。
经济学上,在流动性陷阱中,直升机撒钱能够放大乘数效应。弗里德曼模型显示,直接转移增加净财富,推动总需求。中国需求不足源于收入不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撒钱可精准提振中低层消费,消化过剩产能。
IMF的报告也指出,需求疲软时,财政转移优于基建投资,后者易加剧产能过剩。实践证明,2020年疫情期间,美国、欧洲、日韩、新加坡、澳加等国的疫情补贴支票迅速拉动消费。
更重要的是,在供给过剩下,直升机撒钱不会像定向补贴、定向消费券那样扭曲市场信号,避免“桥头堡”式无效投资。它还能促进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符合共同富裕目标。短期内,结合数字支付,可高效实施,助力经济快速复苏。
四、在各级财政收入困难、赤字高企时,直升机撒钱的钱从何而来?
![]()
2025年中国财政面临严峻挑战。财政收入预计下降,土地出让金锐减,赤字率将创历史纪录。但直升机撒钱资金可从两个途径筹措。
一是转移政府、国企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约50万亿元,国企部分25-30万亿元,转一半用于直升机撒钱即可获13-15万亿元,14亿人每人可发1万元。此举既可抑制过剩产能、缓解投资依赖,又可快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二是出售竞争性领域国企股份和资产。我国非金融国企总资产超400万亿元,售出四分之一、折价40%,也可获60万亿元,可每人1万元连发4年。IMF分析指,财政转移可优化资源配置,国企混改正推进。此法不增赤字,释放流动性,刺激消费,还可促进效率更高的民营经济的发展,一举多得。
【作者:徐三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