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0年,李治带枪进京向毛主席要钱被拦,周总理:你被刘伯承骗了

0
分享至

1950年,中南海门口,一个中年男人腰里别着枪,硬要往里闯。警卫差点把他按地上,结果毛主席一句话:“大金刚来了?刀架脖子也得请进去!”——这排面,比老战友还横。

别误会,李治不是来刺杀,他是来“化缘”的。当年南京军事学院缺X光机、缺手术台,连麻醉药都按瓶数着用。院长刘伯承一合计:中央谁最熟?当然是那个救过周恩来、被毛主席喊“大金刚”的李治。于是老刘使了个损招——“你面子大,你去讨钱,讨不来就别回来。”李治就这么挎着枪、坐着火车,一路杀到北京。据说毛主席听完汇报,大笔一挥:经费给双倍,再拨一栋楼,专搞卫教。消息传回南京,刘伯承乐得直拍桌子:“还是老李管用!”



有人纳闷,一个拿手术刀的,怎么混成“大金刚”?故事得倒带回1930年。那年国民党抓壮丁,把在南昌开诊所的李治连人带药箱扔进第18军。第一次反“围剿”枪声一响,他成了俘虏。按惯例,国民党军医要么遣散,要么“补一枪”。可红军缺医生,掉皮掉肉不能掉大夫。政审的同志问他:“愿不愿干?”李治只回一句:“能给病人看病,在哪都一样。”就这一句话,把后半生押给了红军。



真正让“大金刚”三个字叫响的,是长征路上救周恩来那次。1935年4月,云南威信,周副主席高烧四十度,肝区鼓得老高,随队医生全按“恶性疟疾”治,奎宁一打就是几天,人眼看要脱相。李治摸完腹部,当场翻脸:“不是疟原虫,是肝里化脓!”没有B超、没有穿刺管,他拿根粗针头、搪瓷缸煮了煮,对准肋间隙就扎。脓液一泄,烧当天退。行军路上,战士们私下传:“李医生比庙里的金刚还狠,阎王点名的都抢得回来。”从此“大金刚”的外号就贴在他背上,撕都撕不掉。



抗战那会儿,他在太行山办“阶梯救护”:前线绑腿夹板——中转站开刀取弹——后方医院植皮正骨,三层接力,死亡率直接砍一半。后来这套办法被写进盟军战地手册,美军观察组愣是没看懂中文,追着要他画示意图。1941年他又鼓捣出八路军卫校,首期招生120人,教材自己编,骨头棒子当解剖模型,羊肠线煮完再缝第二个人。学生里出了5个少将、20个三甲医院院长,新中国第一次授衔,光军医系统就有十几个喊他“祖师爷”。



1955年将军授衔,他把少将礼服往衣柜一扔,还是穿旧呢子中山装。有人替他鸣不平:救过周恩来、办过学校、讨来半个卫生部的家当,才一颗星?李治笑笑:“星星能当手术刀使?”晚年他带研究生,查房第一句话永远是:“病人躺床上,咱们就得蹲下来。”90岁过世,火化那天,南京军区总院的老护士们排成一列,每人兜里揣一颗糖——老爷子巡诊时哄小孩的“麻醉剂”,几十年没变。



回看这条跨越国共、穿越战火的传奇,说白了就一句:手艺在手,良心在胸,走到哪都饿不死,还能把人从鬼门关往回拽。甭管阵营怎么变,老百姓和伤员认的,永远是那个敢下针、敢拍板、敢蹲下来的李医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冰语历史
冰语历史
冰语历史
299文章数 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