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在政策预期与资金流动的共同推动下,A股与港股走出了明显分化的行情。A股方面,消费主线表现抢眼,科技板块则出现调整;港股则迎来量价齐升的强势反弹,内外资共同发力,推动指数突破关键点位。
A股市场:消费主线引领结构性行情
今日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上证指数探底回升,收涨0.53%,报4018.60点;深证成指微涨0.18%,收于13427.61点;创业板指则下跌0.92%,收报3178.83点,呈现出“沪强深弱”的格局。
资金明显偏好低估值蓝筹与消费板块。全天成交额达2.17万亿元,较前一日放量1754亿元,市场交投活跃度持续提升。
消费板块今日全线爆发,成为市场最大亮点。食品饮料、白酒、免税店、旅游酒店等细分方向集体走强,其中申万酒店餐饮指数涨幅超过7%,航空机场、美容护理、零售等板块也普遍上涨超过3%。
这一强势表现得益于政策与数据的双重支撑。一方面,财政部于11月7日明确表示“对重点消费领域个人贷款及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财政贴息”,直接提振了内需预期;另一方面,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至0.2%,核心CPI同比上涨1.2%,连续6个月回升,服务价格环比也上涨0.2%,共同释放出需求回暖的积极信号。
与此同时,周期板块也展现出较强韧性。磷化工、氟化工板块表现强势,万得磷化工指数上涨超过3%,多只概念股涨停。这主要受到供需偏紧与成本支撑的双重推动:磷矿景气周期预计将持续至2027年底,储能需求拉动磷酸铁价格从底部回暖,而六氟磷酸锂价格较9月底已上涨103%,电解液材料的供需矛盾正逐步缓解。
不过,与消费板块的火热形成对比的是,前期热点科技题材普遍承压。人形机器人、算力硬件、钠离子电池等板块表现疲软,Wind概念指数中,光刻工厂指数下跌1.38%,人形机器人指数下跌1.23%。资金从高估值科技板块向低估值消费领域迁移的趋势明确,反映出市场对相关行业业绩兑现能力的短期担忧。
港股市场:量价齐升,内外资共振
港股今日表现显著强于A股。恒生指数大涨1.55%,收报26649.06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34%,恒生国企指数上涨1.90%。市场情绪快速回暖,成交额突破2147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66.54亿港元。
从板块来看,消费与能源板块形成“双轮驱动”。新消费概念股集体回暖,中国中免涨超15%,泡泡玛特涨超8%,餐饮、旅游板块也同步跟涨。能源板块中,“三桶油”表现亮眼,中国海洋石油涨近6%,并创下阶段新高。
科技与金融板块同样协同上行。腾讯、阿里巴巴等权重科技股普遍上涨超过2%,大金融板块也同步走强,内房股、保险股贡献了显著涨幅。不过,半导体板块逆势下跌,反映出硬件周期波动与外部技术限制风险并存的局面。
展望与配置建议
短期来看,A股消费主线在政策加持与数据改善的背景下,仍有持续修复的空间,投资者可重点关注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的验证效果。科技板块或进入业绩验证期,波动可能加剧。
港股在估值低位与政策预期的双重支撑下,恒生指数有望试探27000点关口。
配置策略上,可重点关注以下方向:
消费与政策受益主线,如白酒、免税、旅游、医美等财政贴息直接受益领域;
港股高弹性品种,如互联网平台、消费龙头、能源板块;
周期与科技的交叉点,包括磷化工、光伏硅料等供需格局改善的领域,以及国产替代明确的半导体材料标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