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非洲文学新解”专刊发布会暨外国文学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峰会举办

0
分享至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近日,国际学术刊物ANQ: A Quarterly Journal of Short Articles, Notes and Reviews(A&HCI)第4期推出专刊(Special Issue)“非洲文学新解”(“New Readings inAfrican Literature”),发表了中国学者运用自主话语研究非洲文学的十篇学术论文。与此同时,《中国比较文学》推出“非洲文学与马克思主义”专栏,Forum for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世界文学研究论坛》)推出“‘中国非洲文学学’的话语创新与实践探索”专栏,系统探讨“中国非洲文学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路径。这一系列专题论文不仅是我国首个非洲文学国家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也是中国学者推动外国文学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实践。2025年11月7日,“ANQ杂志‘非洲文学新解’专刊发布会暨外国文学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峰会——以中国非洲文学学为中心”举办。本次峰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以山东师范大学的“半日茗·云说”为交流平台,通过微信视频号、腾讯会议等渠道进行直播,围绕“中国非洲文学学”与“外国文学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相关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

倾听非洲声音对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和《山东外语教学》潘洁副编审共同主持。特邀主持人、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现场即兴用诗体语言为会议拉开帷幕:“五湖四海不同天,南北东西共云端。立冬却如初夏暖,壶里乾坤大家谈!”

首场研讨围绕“学术大家谈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文学文化研究”这一战略性议题展开,多位重量级专家齐聚一堂,就此议题进行深度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陈众议教授通过回顾中美贸易谈判中的具体事例,强调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增强自身综合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陈众议指出,人文研究应逐步转变以往侧重“求同”的范式,转向更注重文化差异辨析与自主话语构建的路径,以此服务于国家软实力提升与学术自主性的双重目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傅修延教授回应道,倾听非洲声音对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语境中,我们既要倾听非洲等多元文化的声音,更需坚守并传扬自身的话语传统,以此筑牢文化主体性,推动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自主与文明对话。

北京大学李安山教授强调,当前外国文学与区域研究正面临学科定位挑战,政策导向应回归文化本体价值。文学作为文明的精神基因与系统性记录,承载着民族宇宙观、道德观与社会结构,是文明互鉴的重要媒介。李安山呼吁学界秉持对文学神圣性与通俗性的双重敬畏,充分发挥其在塑造民族认同、传递人文价值方面的独特功能。

上海外国语大学李维屏教授认为,国际格局与地缘政治的深刻变化、中国式现代化催生的新思想新生产力、西方理论资源的逐渐衰竭以及AI技术引发的研究范式革新等是促使我国构建文学文化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的多重动因。近年来我国在非洲文学、新殖民研究和叙事学等领域已形成特色理论成果,已初步构建起不亚于国际同行的知识体系。未来我国学者应继续聚焦重大理论问题与文学话语创新,构建既体现中国智慧与民族立场,又具思想高度与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识体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聂珍钊教授指出,建构外国文学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是打破西方话语垄断、彰显文化自信的关键。外国文学研究需加强文学原理研究,突破对西方理论的依附,实现从理论引进到知识生成的转型。“中国非洲文学学”为自主理论建构提供了重要范本。这一研究立足文明互鉴,贯穿“归异平衡”理念,既尊重文化独特性又推动双向交流,为构建具有中国视角的世界文学话语体系做出了积极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尚必武教授认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强调应重新确立文学研究的立场,超越西方将文学视为“对象”或“问题”的传统范式,转而将文学视为具有能动性的“方法”,并肯定了中国学者以本土视角开展非洲文学研究对推进自主话语建设的积极意义。

杭州师范大学周敏教授以朱振武教授提出的“非洲性”概念为切入点,探讨其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启示。她指出,“非洲性”所蕴含的去殖民性、流散性与混杂性为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了方法论路径:既要立足自身历史与现实,解构西方中心叙事,又要在跨文化对话中形成具有全球共鸣的理论表达。她强调,中国知识体系应立足本土经验,兼具世界视野与公共关怀,在文明互鉴中回应人类共同命运命题。

基于中国视角的新颖解读,必将成为与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起点

会议第二场研讨特邀刊发“中国非洲文学学”系列专题文章的三位学术期刊主编出席。主编们立足宏观视野,深入探讨了这三大专题20篇论文的整体价值与深远影响。

ANQ(A&HCI)主编、复旦大学Sandro Jung教授指出,ANQ长期致力于向国际学界引介中国学术,此次更以特刊形式,开创性地呈现了非洲文学这一新兴的学术领域。本辑收录论文质量卓越,构建了一套独立而系统的话语体系,有望成为非洲文学研究跨文化学术对话的重要基石,激发更广泛的思想交流。这些基于中国视角的新颖解读,必将成为与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起点,不仅会推动中国知识体系的海外传播,也将促进更加深入的跨文化对话。

《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指出,本组文章汇聚了资深学者、青年学者与在读博士研究生,秉承《中国比较文学》一贯的学术理念,围绕重要议题,以资深学者引领优秀青年学人的方式,推动学术对话与代际传承。本组文章的核心议题“非洲文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兼具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聚焦于非洲知识分子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土化,并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及文学实践,形成具有非洲特色的理论路径。这一实践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视野,也为中国在具体语境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重要参照。该议题不仅是本刊的前沿探索,更为外国文学研究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拓展理论疆域提供了宝贵范本。

Forum for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世界文学研究论坛》)副主编、浙江大学杨革新教授着重阐述了本组文章在“中国非洲文学学”方面的话语创新与实践探索。他指出,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力量,中国在打破西方话语的长期垄断、以自主视角构建非洲文学研究体系等方面发挥着引领性作用。在此背景下,朱振武教授依托我国首个非洲文学研究国家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首次提出了“中国非洲文学学”这一具有开创性的话语体系。本组五篇文章从理论奠基到文本实践,从译学创新到话语建构,系统勾勒出了“中国非洲文学学”的发展脉络,彰显出中国学者在世界文学场域中日益增强的话语自觉、文化自信和理论担当。

会议第三场研讨为非洲文学专家谈“中国非洲文学学”,特邀6位资深非洲文学专家,从前瞻视野出发,就这一研究话语的开创性意义和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从理论建构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的建构有三重意义:一是打破了欧美的非洲文学研究的中心地位;二是突破了亚洲国家(如日本)的研究优势;三是突破了中国学术传统上对非洲文学研究的范式和定位,将非洲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立场、中国视角、中国需要、中外对话的学术格局,丰富了非洲文学的内涵和外延,为世界非洲文学研究贡献了中国智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蔡圣勤教授和北京大学林丰民教授均强调了“有组织的科研”对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作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孙晓萌教授从理论、研究与人才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非洲文学学”的话语创新,强调兼具国际视野与扎实功底的青年学者的涌现,为中国非洲文学研究的薪火相传奠定了坚实基础;北京外国语大学李洪峰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袁俊卿副教授则从全球南方与文明互鉴的视角肯定了“中国非洲文学学”的话语意义。李洪峰指出,这一体系不仅是文学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突破,更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非洲研究话语体系的关键尝试。袁俊卿则认为出,“中国非洲文学学”是对当前南方世界从政治觉醒、经济自强迈向文明自觉阶段的积极回应。

会议随后聚焦于3组“中国非洲文学学”专题文章进行探讨与分享。ANQ杂志“非洲文学新解”、《中国比较文学》“非洲文学与马克思主义”和Forum for World Literature Studies“中国非洲文学学”三组专题的组稿人朱振武教授与各位作者分享了研究心得与创见。


从左至右分别为: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特邀主持人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山东外语教学》潘洁副编审

在闭幕环节,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为本次会议作了全面总结,高度评价了研讨成果,并系统梳理了“中国非洲文学学”的未来发展路径。王卓指出,朱振武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具有系统性、创新性、联动性与辐射性四大特点,不仅构建了非洲文学研究的自主体系,也形成了跨校、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共同体。本次“云说”活动思想深邃,为学术成果展示开辟了新形式,标志着中国非洲文学研究迈向更开放与国际化的新阶段。

原标题:《“非洲文学新解”专刊发布会暨外国文学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峰会举办》

栏目主编:朱自奋

文字编辑:蒋楚婷

本文作者:全薇、刘凡帏、周子栋、王佩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4386文章数 7577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