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败选急眼?特朗普公开逼司法部查美国肉企,比拜登还会演?
中期选举的票箱刚关上,民主党大胜的结果就给特朗普泼了盆冷水!
就在败选余温未散时,特朗普突然在社交平台上放炮,逼着司法部去查肉类加工企业,说它们串通操纵牛肉价格。
这场景是不是有点眼熟?
2022 年拜登在国情咨文里指着肉企鼻子骂,后来还让副总统哈里斯喊着要搞食品价格欺诈禁令。
明明是风格截然不同的总统,为啥应对通胀都选同一条路,是企业真的在哄抬物价,还是这背后藏着更划算的政治算计?
特朗普这波操作,明眼人一看就是 “精准救场”。
上个月他刚宣布要从阿根廷多进口牛肉,美国牧场主直接炸了锅。
本来国内牛群数量都跌到 64 年最低了,牛肉价格涨得厉害,再添进口货,本土售价不得被拉垮?
牧场主骂他 “动摇市场根基”,这可是他的核心支持者群体。
![]()
中期选举一输,他更急了。
查肉企简直是 “一举两得”:既能对着牧场主表忠心 “我帮你们收拾抬价的中间商”,又能给普通选民留个 “敢跟涨价势力硬刚” 的印象。
毕竟骂企业太简单了,不用调整政策,不用得罪大利益集团,对着话筒喊两句就能上新闻。
拜登当年也把这账算得门儿清。
2022 年牛肉价格一年涨 14.3%,他直接在国情咨文里点名批评肉企,无非是抓准了 “物价高 = 企业坏” 的朴素逻辑,普通选民听着解气,选票自然更稳。
![]()
而且肉企确实有 “小辫子” 可抓。
美国四大肉企占了 80% 的市场份额,泰森食品之前还因为操纵鸡肉价格,掏了 14 亿多人民币和解,这更让 “企业操纵价格” 的说法显得有鼻子有眼。
但懂行的都知道,这就是场政治表演。
加拿大有教授早就说从阿根廷进口牛肉根本降不了美国物价,特朗普自己也清楚,只是需要一个 “做事的样子” 罢了。
骂归骂,真要解决通胀,得看实打实的政策。
可不管是特朗普还是拜登,政策都透着股 “自相矛盾” 的劲儿。
拜登当年一边骂物价高,一边搞大规模经济刺激,钱印多了,物价能不涨?
到了特朗普这儿更离谱:他一边加关税,把法国葡萄酒、加纳可可豆的价格都推高了,另一边又逼着美联储降息,想靠放水拉经济。
这就像一边往火里添柴,一边喊着 “快降温”,根本不可能见效。
![]()
更讽刺的是,他们抨击的肉价上涨,很多时候是自己政策埋下的雷。
特朗普暂停从墨西哥进口活牛,导致牛肉供应少了一块,价格自然往上冲。
拜登时期的监管加码,让肉企扩产更难,供需失衡越来越严重。
现在美国烤牛肉价格同比涨了 18.4%,牛排涨 16.6%,这些数字背后,全是政策打架的痕迹。
专家早就说了,真要治通胀,得控制政府支出、放松过度监管,可这些事儿太得罪人。
砍支出要动福利,松监管要骂 “偏袒企业”,哪有骂几句肉企来得轻松?
所以两任总统都默契地绕开了根本,选了条 “治标不治本” 的捷径。
但选民可不傻,中期选举的结果已经把态度摆得明明白白。
75% 的人说通胀给自己带来了困难,20% 的人甚至觉得快扛不住了,他们要的是 “牛肉降价”,不是 “调查通报”。
特朗普现在启动调查,可能不能查出价格操纵还是未知数。
就算查出来了又怎样?麦当劳去年就告过泰森、嘉吉这些巨头操纵牛肉价,可到现在肉价也没降下来。
之前拜登查了两年,食品价格还是比 2020 年涨了 26%,这种 “雷声大雨点小” 的操作,选民早就看腻了。
更关键的是,两次大选的民调对比太扎心:2018 年还有 68% 的人觉得经济好,到 2025 年只剩四分之一的人对经济满意。
![]()
这说明不管总统怎么骂企业,只要钱包没鼓起来,选民就不会买账。
牧场主想要的是稳定的售价,普通家庭想要的是便宜的牛排,这些都不是 “发个推文查企业” 能解决的。
现在特朗普的戏刚开场,但结局可能早就注定了。
如果接下来肉价还降不下来,下次选举时,他恐怕也要被选民贴上 “只会喊口号” 的标签 —— 就像当年他骂拜登那样。
![]()
特朗普抄拜登的作业,看似是 “病急乱投医”,实则是美国政治的通病
谁都想靠短期操作换选票,没人愿意做长期改革的 “苦差事”。
指责企业能快速转移焦点,降息能暂时拉经济,这些政策就像止痛药,管不了病根还会上瘾。
说到底,美国的通胀困局,从来不是几个肉企能造成的,而是政治短视种下的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