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盘龙药业”)于2025年11月7日在柞水盘龙生态产业园、秦岭秦药中医文化展示馆接待了华创证券、银河证券、招商基金等100余家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的现场调研。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晓林,执行总裁、研究院院长张德柱等高管团队出席,就公司发展战略、产品布局、研发进展及政策应对等核心问题与投资者进行深入交流。
(空白行)
参与单位名称及人员 华创证券、银河证券、国金证券、中邮证券、中泰证券、长城证券、湘财证券、东方财富证券、浙商证券、申万宏源证券、方正证券、华福证券、招商基金、浙金资管、西安江岳私募基金等证券投资机构及医药分析师、个人投资者、各方媒体等100余人 调研时间 2025年11月7日 调研地点 柞水盘龙生态产业园、秦岭秦药中医文化展示馆 接待人员 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晓林;执行总裁、研究院院长张德柱;董事会秘书吴杰;财务总监祝凤鸣
聚焦“一体两翼三纵深”战略 构建立体化产品矩阵
调研中,盘龙药业重点阐述了“一体两翼三纵深”的发展战略。“一体”以骨科慢病为核心,“左翼”推进品牌化一体化商业,“右翼”聚焦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协同创新升级,“三纵深”则从营销、研发、生产质量三端提升治理水平。
公司已形成以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盘龙七片为主导的产品矩阵,涵盖风湿骨伤类、心脑血管类等12大功能类别、100多个品规,拥有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金茵利胆胶囊、克比热提片4个独家品种,以及复方醋酸棉酚片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保健品领域,已研发骨胶归珍片(增加骨密度)、盘龙七贴等产品,并通过“互联网+医药”渠道深化电商合作,提升数字化营销能力。
中药配方颗粒成第二增长曲线 研发管线梯度清晰
针对投资者关注的第二增长曲线问题,公司表示,中药配方颗粒业务累计完成411个品种研发备案,部分产品在18个省份完成挂网,虽处起步阶段,但正以陕西为中心向外拓展。同时,中药饮片与商业收入显著提升,公司通过扩大规模、降低采购成本等措施优化盈利能力。
研发方面,管线梯度清晰:近期,中药改良型新药PL-JT004进入CDE临床受理阶段,化学仿制药PL-JT001完成BE试验待报产;中期,化学仿制药PLJT-002/003计划年内启动IND申报;远期,1.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PL-XP013/PL-XP012分阶段推进临床前及II期工作。公司提示,研发进展可能受审批环境等因素影响,具体以公告为准。
应对政策与市场变化 渠道与国际化布局稳步推进
在政策应对方面,公司密切关注基药目录调整与医保控费趋势。对于基药政策,主导产品盘龙七片通过纳入多部国家指南,若进入新版基药目录,有望扩大覆盖与使用场景;医保控费背景下,公司聚焦主业质量提升,通过核心产品临床价值强化、潜力业务布局(如中药配方颗粒)增强竞争力。
渠道布局上,公司构建“医疗与零售双轮驱动”格局,核心产品覆盖5000余家等级医疗机构、3万余家零售药房及2万余家基层医疗单位,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建立650余家商业合作伙伴网络。针对国际化,公司正审慎研究路径,推动产品逐步走向更广阔市场。
在研产品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与重庆博腾联合开发)已提交CDE申报,定位风湿骨病与慢性疼痛外用制剂,若获批将与现有20多个骨科产品形成“口服+外用”协同,有望成为新增长点。公司强调,该产品审批进度受技术审评等因素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公司表示,未来将持续依托“一体两翼三纵深”战略,通过产品结构优化、研发创新与渠道拓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投资者可关注公司公告获取后续进展。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