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爱猫宠猫人士发现,与“喵星人”近距离接触后,会出现皮肤瘙痒、流眼泪、淌鼻涕,甚至呼吸困难和休克的状态。事实上,有些即使没有直接接触过“喵星人”的人,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反应,原因在于,他们遇到了隐形过敏原。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伴侣动物生物安全风险预警及防控技术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检测方法,为猫过敏原1蛋白的快速、灵敏定量检测提供了新工具。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生物大分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
据介绍,猫过敏原1蛋白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哮喘、鼻炎、结膜炎等过敏症的关键致敏蛋白。该蛋白主要由猫的唾液腺和皮脂腺分泌,可通过毛发和皮屑扩散至空气中,即使在无猫环境也可检测到其存在。因此,开发一种简便、经济且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对评估环境致敏水平、预防呼吸过敏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通过构建重组猫过敏原蛋白,成功筛选出两株识别互补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建立了灵敏度达1纳克/毫升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方法。
该方法不仅可以成功检测猫唾液和毛发中的过敏源蛋白,为猫过敏原定量分析及过敏诊断工具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实现了该蛋白检测方法的国产化替代。
该研究得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支持。(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哲雯)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