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的核导弹,如果对准中国,中国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这些年被某些人翻来覆去炒作,仿佛金正恩随时会把导弹调转方向轰向北京!
![]()
可真要较真起来:这个所谓的威胁到底有多大,朝鲜那几十枚核弹头真能突破中国的防御体系?
金家政权究竟要疯到什么程度,才会对中国动手?
朝核的真实实力
说到朝鲜核武器,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落后小国瞎折腾”的层面,但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
从2006年第一次核试验开始,朝鲜已经走过了将近二十年的核武发展历程。
按照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朝鲜目前估计拥有约50枚核弹头。而且朝鲜手里的高浓缩铀和钚储备足够再生产40枚核弹头,理论上总数可以达到90枚。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评估更加详细:朝鲜已经生产了约1800公斤高浓缩铀和80公斤钚,按照每年增产6枚核弹头的速度计算,这个数字还在稳步增长!
这些核弹头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我们可以看看朝鲜历次核试验的数据:2006年第一次核试验,爆炸当量只有几百吨TNT,说实话这个威力连战术核武器都算不上,更像是一次技术验证。
![]()
但到了2013年第三次核试验,当量已经提升到6000到10000吨TNT级别,三年后第五次核试验突破了1万吨,韩国官员判断这是朝鲜核爆强度最大的一次。但真正让全世界震惊的是八年前的第六次核试验,这次爆炸的当量达到了惊人的16万吨TNT!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震实验室的测算,威力约为10.8万吨,误差范围在正负4.8万吨之间!
这个数字意味着朝鲜的核弹头威力已经超过了之前所有五次核试验的总和,而且初步具备了氢弹的特征!
有了核弹头,还得有能打得出去的导弹。
朝鲜在导弹技术上的进步速度同样令人侧目,从早期仿制苏联飞毛腿导弹开始,朝鲜一路摸索到现在的火星系列洲际弹道导弹。
第六次核试验仅仅过去2个月,朝鲜就成功试射了火星-15型洲际导弹,这枚导弹采用高抛弹道飞行,射高达到4475公里,足以覆盖到美国本土!
![]()
到了2022年和2023年,朝鲜又陆续试射了更先进的火星-17和火星-18型导弹。火星-18是朝鲜第一款固体燃料洲际导弹,这意味着它的发射准备时间大大缩短,生存能力显著提升。
但是,射程够了并不代表打得准。
导弹的精度用一个专业术语来衡量,叫做圆概率误差CEP,也就是导弹落点距离目标点的半径范围。
现代洲际导弹的CEP一般能控制在100米以内,而朝鲜的导弹技术水平显然达不到这个标准!
朝鲜的短程导弹如KN-02,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命中误差可以做到50到150米,雷达末制导型号甚至能做到15米以内,已经具备了精确打击能力。
但洲际导弹是另一回事,火星系列导弹的CEP数据朝鲜从未公开,外界估计至少在几百米到一公里之间!
因此,朝鲜的洲际导弹只能用来打击大面积目标,比如城市、港口、军事基地,而无法实现精确打击!
![]()
更关键的问题是,朝鲜的导弹技术还存在可靠性隐患,火星-17在2022年的试射中曾经出现过发射失败的情况,这说明他们的导弹系统还不够成熟稳定。
从整体来看,朝鲜的核武库确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威慑能力,特别是针对韩国和日本这样的无核近邻。
可如果要对中国这样拥有战略纵深、先进反导系统和庞大国土面积的大国构成实质性威胁,朝鲜现有的核武库还远远不够!
朝鲜的导弹数量有限、精度不足、可靠性存疑,更重要的是缺乏突破大国多层反导体系的能力。
![]()
这就好比一个人手里拿着几十把菜刀,想要威胁一个全副武装的特种部队,看起来凶狠,实际上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中国的拦截体系
以朝鲜导弹的“矛”攻中国拦截体系的“盾”,会是什么效果?
一个摆在朝鲜面前的残酷现实是:中国的导弹防御体系从设计之初就不是为了防备朝鲜这样的邻国准备的。
中国反导系统的假想敌是谁?是美国,是俄罗斯,是那些拥有数千枚核弹头、能够发动饱和攻击的核大国!
换句话说,中国的反导盾牌是按照抵御洲际导弹饱和攻击的标准建造的,用这套系统来对付朝鲜那几十枚导弹,简直是高射炮打蚊子!
![]()
中国的反导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末段高空拦截、中段拦截和末段低空拦截。先说末段高空拦截,这就是最近几年频频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红旗-19防空导弹系统。
红旗-19采用一车六弹的配置,导弹直径约0.45米,使用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射高超过200公里,有些报道甚至认为可以达到600公里。
美国的萨德反导系统射高只有150公里,红旗-19的拦截高度是萨德的四倍,外媒评价这套系统的性能已经超越了美国的萨德,成为区域反导的核心装备!
但红旗-19还不是中国反导体系的最高水平,真正的杀手锏是动能-3拦截弹,这是一款专门用于中段拦截洲际导弹的武器。
中国早在七年前进行的陆基中段反导试验中,使用动能-3拦截弹成功击落了作为靶弹的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
更重要的是,动能-3采用动能杀伤技术,通过高速直接碰撞摧毁目标,这比依赖核弹头爆炸破片拦截的方式精度更高、可靠性更强!
![]()
那么,中国的反导系统对付朝鲜导弹的效果会如何?
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推演:假设朝鲜向中国发射火星-15或火星-18洲际导弹,在助推段,导弹刚刚升空,红外特征明显,中国的预警卫星和地基雷达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跟踪。
进入中段飞行后,导弹进入太空轨道,这是拦截的最佳窗口期。
中国可以使用动能-3拦截弹在导弹飞行的中段将其击毁,这个阶段导弹飞行轨迹相对稳定,拦截成功率最高。
即使中段拦截失败,导弹进入末段再入大气层时,还有红旗-19系统进行末段高空拦截!
红旗-19的射高超过200公里,可以在导弹再入大气层的初期就将其摧毁,就算红旗-19也失效了,还有红旗-9这样的末段低空防空导弹进行最后一道拦截!
更何况,朝鲜导弹的数量根本无法对中国构成饱和攻击!
![]()
所谓饱和攻击,是指在短时间内发射大量导弹,超过对方反导系统的拦截能力,从而确保有导弹能够突防。
而朝鲜目前拥有的火星系列洲际导弹发射车只有几辆,根本做不到同时发射大量导弹!
即使朝鲜把所有的核弹头都装在导弹上一起发射,以中国反导系统的拦截能力,拦截掉其中的大部分也不是什么难事。
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朝鲜的导弹射程虽然可以覆盖中国全境,但他们的导弹部署位置决定了打击中国的效率极低!
朝鲜的导弹发射基地主要集中在平壤周边和东部山区,这些位置距离中国东北边境只有几百公里!
如果朝鲜要打击中国的战略目标,比如北京、上海、成都、重庆这些城市,导弹需要飞越整个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留给中国反导系统的拦截时间非常充裕!
![]()
更何况朝鲜导弹的精度不足,想要精确打击中国的指挥中心、军事基地这样的点目标几乎不可能,只能进行无差别的面积杀伤。
而中国的国土战略纵深极大,就算朝鲜真的有几枚导弹漏网打到中国境内,对中国整体战争能力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威胁是伪命题
说了这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现在我们来谈谈最根本的问题:朝鲜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动机对中国动手?
答案是:战术上不可能,战略上更没有动机!
朝鲜要对中国发动核打击,首先得解决一个问题:打了之后怎么办?
朝鲜的国土面积只有12万平方公里,还没有中国一个省大。一旦对中国动手,中国的反击将是毁灭性的!
朝鲜那几十枚核弹头,就算全部打出去,能够突破中国反导系统的寥寥无几,对中国造成的损失极其有限。
![]()
而中国的核反击能力呢?东风-5、东风-31、东风-41每一枚的威力都远超朝鲜的核弹头,数量上更是碾压朝鲜!
中国只需要一轮核反击,就能把朝鲜从地球上抹掉!
这种完全不对等的力量对比,决定了朝鲜在战术层面根本没有对中国动手的可能!
退一万步讲,就算朝鲜的领导人疯了,不顾一切要跟中国拼命,他们还得考虑一个问题:打中国有什么好处?朝鲜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
归根结底是为了自保,为了威慑美日韩,逼迫他们不敢对朝鲜动手!
这个战略目标非常清晰,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美国虽然在口头上天天嚷嚷要对朝鲜动武,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始终没有真正动手,为什么?
因为美国忌惮朝鲜的核武器,更忌惮站在朝鲜背后的中国!
![]()
如果美国对朝鲜发动军事打击,中国的态度是什么?
会不会重演抗美援朝的历史?——这个不确定性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说,朝鲜核武器威胁中国这个命题,从一开始就是个伪命题,战术上,朝鲜没有能力承受中国的反击;战略上,朝鲜没有任何动机对中国动手。
队中国来说,真正的威胁从来不是拥核的朝鲜,而是朝鲜半岛的局势会不会失控,会不会演变成大国之间的直接对抗。
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打着防御朝鲜导弹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监视和遏制中国。这才是中国真正需要警惕的!
那些炒作朝鲜威胁论的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就是对国际政治一窍不通。
![]()
中国的战略对手从来都是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意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大国,而不是朝鲜这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
认清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被某些人的舆论炒作牵着鼻子走,也就能更加清醒地看待朝鲜半岛的局势和中国的战略选择!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18-02-07:中国反导试验的成功有何意义? 拦截敌方导弹的能力更加成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