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河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十四)
“沙河口区老战士报告团”
理论宣讲文明实践项目
用生命余晖点燃红色火种
在沙河口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沃土上,“沙河口区老战士报告团”理论宣讲文明实践项目如一颗璀璨星辰,闪耀着红色光芒。该项目始于1990年2月,22名来自12个军队干休所的离休老干部,秉持“守护红色江山,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组建报告团,开启理论宣讲征程。35年来,他们以赤子之心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传递红色信仰,播撒红色火种,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不竭动力。
![]()
报告团创新探索“三讲三重”铸魂育人工作法,以鲜活实践书写文明新篇。
一是讲理想重引导,用“红色故事大讲堂”传承红色基因。报告团凭借“老兵视角”还原革命历史,以“战壕故事”诠释理想信念:带领少先队员参观大连“红星村”,走进开国中将曾思玉等老红军家中面对面交流;举办《永远的丰碑》图板展,以92位烈士英勇事迹点燃青少年爱国热情,让红色基因在沉浸体验中深植心灵。
![]()
![]()
二是讲传统重养成,用“初心教育大课堂”激活红色基因。现任团长“中国好人”、辽宁省道德模范李光祥及报告团成员作报告时总会携带党旗、国旗、团旗、队旗,带头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红色歌曲,通过“讲故事-唱红歌-诵经典”三部曲强化价值认同;同时,借助腾讯会议、钉钉会议、短视频等载体拓展宣讲领域,成员秦永春开展百余场线上宣讲,让家国情怀在数字时代生根发芽。
![]()
![]()
三是讲道德重实践,用“革命精神大学堂”巩固红色基因。报告团成员将历史记忆精心编著成党史教育学习读本。秦永春编写40余万字的《红色的回响》引发热烈反响,齐红深教授编著《“关东州”历史记忆》收集口述历史获广泛推荐。他们以笔墨之力夯实宣讲根基,让红色记忆赓续传承。
![]()
35载耕耘,硕果累累。报告团足迹遍及21省300余场所,开展宣讲4万余场,惠及超2000万人次,团队及成员荣获“党的创新理论基层宣讲先进集体”“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多项荣誉。
![]()
![]()
展望未来,项目将持续健全“老中青”联动培养机制,深化多方合作,拓展宣讲阵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老战士口述历史”等特色品牌,精准对接未成年人需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永续文明星火。
来源:沙河口发布
![]()
点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