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连续曝光多起网络无底线博流量事件,“网红户晨风多平台账号被封禁”“网红‘柴怼怼’自诩打假博主却卖假货”“假冒艺人直播”等事件引发舆论热议。
![]()
事件梳理
网红户晨风多平台账号被封禁
事件概述:11月5日13时许,据央视法治在线报道,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博主户晨风,从展示跨国消费差异到制造阶层对立,以“苹果、安卓论”收割流量。9月20日,户晨风在多个平台的账号被封禁,内容被清空,随后账号被彻底注销。
●信息量统计:11月5日13时至7日9时,全网涉及该事件的原发信息共计1.15万条。
●舆论观点:一是舆论呼吁严厉打击为博取流量而恶意挑动负面情绪的行为,如“无底线地博取流量,这种行为必须打击”;二是舆论认为应加强对自媒体传播内容的把控,如“自媒体内容需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不当的情绪操控和信息歪曲只会削弱网民的信任”“太过分了,营销号也需要规范行为”。
网红“柴怼怼”自诩“打假博主”却卖假货
事件概述:11月5日13时许,据央视法治在线报道,柴某前以网名“柴怼怼”发布多条视频,称某知名连锁超市所售玉石“成本几十几百卖成千上万”,并称该企业偷税漏税。同时,柴某前在自己的短视频平台销售玉镯、玉饰品等,却被消费者发现卖的玉石是假货。2025年9月8日,“柴怼怼”等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被温州市平阳县公安局立案侦查,并于10月17日被正式逮捕。
●信息量统计:11月5日13时至7日9时,全网涉及该事件的原发信息共计822条。
●舆论观点:一是舆论呼吁治理不良主播,如“无底线的主播就该被整治”“这类主播该好好整治一下了”;二是舆论认为该主播涉案金额较大,应严惩,如“诈骗金额巨大,可刑”“逮捕了,按照他的销售金额,不得十年以上”;三是舆论关注“网红”违法,直播平台是否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如“这种的直播平台需不需要负责呐”等。
央视曝光假冒艺人直播现象
事件概述:11月6日14时,据央视新闻报道,有网民发现演员@温峥嵘 同时“现身”三个不同直播间,其身着不同服装推广着不同的产品,动作神态与本人高度相似,这一情况很快引发热议。温峥嵘团队工作人员发现虚假视频在网络传播后,持续进行举报,一天内集中举报50个假冒账号,有的造假账号被平台下架处理,有的则刚下架就换个形式重新出现。对于此类现象,温峥嵘团队工作人员称,部分商家只需截取一段影像,用简易工具就能生成虚假内容,而他们取证却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信息量统计:11月6日14时至7日9时,全网涉及该事件的原发信息共计3242条。
●舆论观点:一是舆论呼吁加强对AI直播的监管,如“AI直播乱象需严管,技术与法律共筑防线”;二是舆论认为伪造内容过于逼真,辨别真假存在困难,如“完全看不出来是假的”“我真以为是她”;三是舆论认为此种行为已构成侵犯肖像权,如“已经侵犯肖像权了”等。
扫码加入报告分享群,领取案例对网络无底线博流量事件管理的分析与启示,及相关行业报告!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