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位于静安区北部的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6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以下简称“466站点”)已顺利完成验收,并于近日投入启用。此举标志着该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与可及性得到显著提升,将为周边约万名居民带来更为便捷、优质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记者了解到,466站点位于临汾路街道江杨南路和源名城466弄小区内,面积210平方米,经过系统性改造与升级,现已形成功能齐全的中医药服务单元,内含中医诊室、中医专家诊室及中医治疗区等。
![]()
01
资源整合优化,服务能级跃升
据介绍,该站点建设紧扣“资源下沉与服务提升”核心,通过多层次布局,有效激活了社区中医药服务潜能:
特色引领,非遗扎根社区
站点引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氏伤科疗法”,特聘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石氏伤科专家张国梁主任设立社区工作室,主攻急慢性筋骨疼痛的保守治疗,并开设腰痛病专病门诊,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手法、针灸、药物等个性化精准治疗,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
核心队伍,夯实服务根基
站点配备4名中高级职称的中医类别医师,每周累计提供6个半日的规范化中医诊疗服务,显著增强了基层中医药服务的供给能力与专业性。
服务深化,构建“三位一体”网络
创新性地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家庭医生签约、家庭病床及“五床联动”机制,每月定期为重点人群提供养生保健指导与健康干预;服务延伸至老年福利院等功能社区,开展中医养生指导;依托互联网诊疗平台,实现与上级医院专家资源的实时对接,有力提升了社区首诊与疑难病症的协同处理能力。
![]()
02
硬件全面升级,环境浸润文化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本次改造显著提升了站点的硬件设施与中医药文化氛围。
![]()
空间拓展与功能分区:新增独立中医诊室1间,使诊疗环境更为安静、私密;
智慧科普与互动体验:增设可触式互动显示屏,循环播放中医药科普视频,增强居民互动体验感;
文化展示与知识传播:精心打造“中医特色文化角”,陈列各类中医特色诊疗设备与常用中药饮片;设置中医图书角,备有丰富的健康养生与科普书籍,供居民随手取阅学习;
设备完善与技术支撑:对站点诊疗设备进行了全面升级,配备了涵盖针疗、灸疗、中医康复、治疗床、互动体验、磁疗等7大类的先进设备,为各项中医药技术的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
03
技术内涵拓展,服务多元精准
此外,466站点的中医药服务内涵得到大幅深化与扩展:
![]()
技术扩容:站点现已能够开展8大类、共计26种中医药适宜技术。
特色凸显:重点新增了头皮针、芒针、中药涂擦、手指点穴等特色鲜明、疗效显著的技术。同时,积极推广如三伏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项八针”治疗颈椎病、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等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适宜技术,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精准化的诊疗选择。
文化落地与健康促进:通过建立中医药特色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开设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功法培训班,积极构建“体验式+互动式”的中医药文化传播生态,引导居民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
据悉,466站点的正式启用,是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化中医药服务、落实“家门口”健康工程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极大便利了周边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获取优质中医药资源,也为构建整合型、智慧化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了有益实践。未来,该站点将持续发挥特色优势,为守护社区居民健康发挥更大作用。
![]()
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66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
地址:江杨南路和源名城466弄19号一楼
开诊时间:中医门诊每周一至周五8:00—11:00;石氏伤科张国梁主任专家门诊每月第一周周二14:00—16:00;脾胃病专家门诊每周三14:00—16:00
记者:罗欣悦
图片:傅雷
视频:傅雷
编辑:陈攻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