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小登和李富贵,两个河南姑娘,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在田园乡野间走出了自己的路,也温暖了无数人。
“伯——”,发音有点像普通话的“白”,这是豫北农村孩子叫爸的称呼,也是麦小登视频里出现最多的字眼。一声呼唤,道尽了父女间相依为命的深情。
与此同时,在河南另一个乡村,李富贵正拉着豆腐车穿行在乡间小路上,村里老人们亲切地喊她“这闺女实在!”。
两个河南妮,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在苦难中开出了花,
从贫困的农家女孩成长为拥有百万粉丝的“草根网红”,她们的故事,是河南人骨子里的坚韧与担当最真实的写照。
![]()
麦小登
麦小登
01 原生家庭:苦难中生长的坚强芽
他叫麦小登,他的故事始于河南滑县一个偏远小乡村。
两个月大时,母亲因家贫离开了家,从此杳无音讯。
父亲王云坡几乎不识字,一个人守着9亩地,靠吃百家饭把女儿拉扯大。
“穷的时候,学费、生活费家里都拿不出来。”
生活的艰辛不止于此,在麦小登8岁那年,父亲因病摘除了一个肾,身体一直抱恙。
李富贵(本名李亚云)的家庭困境同样令人揪心。
她来自河南新乡卫辉市的太行山余脉,父母均患有严重的智力障碍。
父亲后来学会了做饭,而母亲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家里的一切原本全靠爷爷奶奶支撑。
2021年奶奶去世后,照顾全家的重担几乎完全压在了李富贵一人肩上。面对这样的家庭状况,她坦言:“苦难不值得歌颂,但确实能帮助人变得要强。”
02 奋斗历程:从挣扎求存到找到转机
麦小登的求学路充满坎坷。高三那年,她遭遇车祸,虽然复读了一年,但最终考上了大学。亲戚凑了2000元学费,才让她有机会走进校园。
大学毕业后,她做过编辑、摆过地摊、送过外卖,想让自己和爸爸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
转折发生在2019年。
父亲王云坡仅剩的一个肾又出现了问题,需要长期吃药控制。一边是城市的打拼,一边是病重的父亲,麦小登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照顾父亲。
利用大学所学的新闻专业,她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记录与父亲的日常。
李富贵则更早地挑起了生活重担。她五六岁就帮助爷爷奶奶操持家务,14岁上初二时就外出去卫辉市一家烧烤摊,暑期打工做服务员贴补家用。
15岁初中毕业后便辍学挣钱,在当地街头撒过传单,干过护肤品推销,还学过化妆。
她结过婚,但丈夫一家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言语中流露出嫌弃。奶奶去世后,她担心年迈的爷爷无力照顾父母和叔叔,便打算辞工回老家照看家人。
前夫不愿被拖累,最终提出了离婚。离婚后,她独自一人回到家乡,一家五口的生计问题一下子压在她心头。
![]()
李富贵
03 崭露头角:真实记录打动人心
麦小登的视频没有华丽包装,也没有刻意表演。她用镜头捕捉的真实乡村生活让城里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农村面貌,也让许多乡村人找回了久违的乡愁。
春天田间干农活,夏天河里摸虾,玉米地里摘玉米,西瓜地里薅西瓜——这些农家日常,成了她创作的最佳素材。
她的一条“爸爸用蹩脚的针法为自己缝帽子”的作品蹿红网络,视频里洋溢的父女深情令大家记住了她。
李富贵走的是另一条路。她开始用视频记录自己走街串巷卖货的过程,以及和乡村留守老人的亲切互动。
她会帮独居老人晒麦子,代打电话,“维修”手机等。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却传递着浓浓的温情。
04 成长蜕变:从普通女孩到正能量网红
随着知名度提升,麦小登开始尝试带货助农。她曾通过直播卖出9万斤瓜果,帮助蒜农销售了1.25万公斤大蒜。
2020年6月,河南省滑县牛屯镇大蒜滞销,她通过网络直播帮助蒜农卖蒜。
“那一天特别累,但能帮到别人,心里很开心。”麦小登表示:“我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做一些公益助农活动,传播正能量。”
李富贵同样用实际行动回馈着乡亲们。今年8月,她发布视频称,带村里46名老人走出大山,去郑州旅游。
因担心老人们的安全问题,她给每位老人买了保险,带了一些药品,还委托了旅行社导游陪同。
这一趟,李富贵花了2万多块钱,费用来自她做自媒体赚的钱。有的老人是第一次去郑州,非常高兴,“打扮得比结婚那天还整齐。
![]()
李富贵自费带村里的老人们在”家在河南“
05 面临挑战:走红后的困扰与争议
麦小登如今也面临商业化质疑。
随着她直播频率的增加,一些老粉丝批评她已成了“卖货登”。
曾经因为真诚和接地气的乡村生活吸引了大量粉丝,现在却频繁曝光个人生活,包括恋爱、结婚、生孩子等私事,仿佛一部连续剧在上演。
对此,她很少回应这些质疑,但她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我只是想让我爸过上好日子,帮家乡的农产品打开市场。”
李富贵则面临着另一种困扰。
她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网友知道后,各种赞美之词扑面而来。但与此同时,这些光环也像无形的枷锁一样束缚着她,让她喘不过气来。
流量带来的不仅是热度,还有质疑的声音。
有些人不相信一个普通女孩能靠自己做出这样的成绩,怀疑背后有团队运作。
06 生活现状:苦尽甘来后的幸福时光
如今的麦小登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组建了专业团队,正式进军直播带货领域。
她的一场直播销售额常常突破千万。
但她没有忘记初心,在河北和甘肃受灾时捐款20万元。
她在微博发布了二胎宝宝的照片,配文道:“上天派了两个暖心的皮夹克保护我!”
生活幸福可见一斑。
李富贵依然保持着朴素的作风,对于网上说的“年入百万”,她表示否认。
她称,比上班挣的多些,“但是我带货没接广告,年入百万是梦想,还有很大差距。”
她一次进货大概2000元左右,一天最多卖出一半,扣除成本后利润也就一百多到两百之间。
有人建议她提高售价,但她拒绝了。
她说,是村里老人的善良成就了今天的她,她只想把辛苦赚来的钱回馈给他们。
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曾称赞麦小登“你认真生活的样子真美”。肯定了她通过镜头记录的与父亲相互扶持的日常生活,认为这展现了乐观向上、孝敬长辈的宝贵品质,传递了积极的正能量。
她被《牡丹晚报》等媒体称为“河南李子柒”。
《工人日报》直接点出李福贵的走红密码,在于“真实、真诚、真心,以及认真做事”,并评论其“有情有义,反哺乡梓,擦亮了网红身份”。
光明网评价李福贵自掏腰包带全村老人游郑州的善举,认为“这就是自媒体真正该有的样子”,她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来自乡村的那份最本真的坚韧与温度”。
《河南日报》将李福贵视为一股“清流”,称赞她展示了“真实农村烟火气”,并希望这样的“李福贵们”能多起来,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如今,麦小登已成为一家公司的创始人,一场直播销售额突破千万,但她依然不忘帮助家乡的农产品打开市场。而李富贵依然推着小车穿行在乡间小路上,临村的老人们依旧会热情地招呼她,往她手里塞个馒头或者水果。
两个河南妮,两条不同的路,却同样走出了生命的精彩。她们在苦难中培育出的坚韧与善良,如同中原大地上的小麦,深深扎根泥土,却向着阳光顽强生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