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武朝旭)深秋时节,宜君县哭泉镇淌泥河村山地苹果示范园的采摘工作已顺利落幕。枝头的瑞雪、秦脆苹果虽已尽数归仓,但果园里水肥一体化滴灌的管线仍整齐排布,太阳能杀虫灯的微光在暮色中隐约可见——这些“智慧装备”与2个200吨果品储存冷库共同守护着今年的丰收:7.5万公斤商品果,90万元总产值,40万元村集体增收,还有35名脱贫户及低收入家庭成员人均超3000元的增收,让这片215亩的山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富民答卷”。
![]()
回溯2022年,淌泥河村以“村党支部+村集体+农户+公司”模式起步,在中国人民银行等单位的帮扶下建起这座示范园。从一开始,这里就走“技术赋能”的路子:选结果强、品质优的瑞雪、秦脆新品种,用无支架宽行密植模式亩栽110株,既方便机械操作,又省了人力成本;后来又配上雾化车辆、病虫害田间监测设备和防冰雹网,“大山雀”数智果园监测系统让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土壤肥力乃至果树生长情况,都能精准捕捉,最终实现“一年栽植、二年见果、三年见效”,更打破了当地山地栽苹果的“零突破”。
![]()
淌泥河村的实践,其实是宜君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宜君近三年年均降水量772.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59%,平均海拔1395米,夏季平均气温19℃,森林覆盖率55.36%,加上温凉气候与昼夜温差大,完全契合优质苹果生产的七项气象指标,因此成为了陕西省首批优质苹果基地县,“怡君”牌苹果更是省著名商标,不仅畅销东南沿海三十多个大中城市,还走进港澳及东南亚,成了全省唯一的优质苹果供港基地,各类大赛上的金奖、银奖拿了不少,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也拿了两项。
![]()
2021年起,宜君县以“134”发展思路为指引,把苹果产业定为富民强县的首位产业,推“十百千”工程、扩“三新”(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建园,光是2022年以来就推广“三新”模式建园2.4万亩。到2024年底,全县苹果总面积已达14万亩(挂果7.2万亩),其中矮砧栽培4万余亩,总产量13.2万吨,优果率86%,果品销售总收入8亿元,果区农民收入里80%以上都来自苹果,苹果产业成了当地“从业人数最多、收入最稳定、效益最好”的产业。
![]()
如今,宜君的苹果产业链也在逐步完善:32家果库能储3.32万吨果品,尧生镇有个25亩的果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量4万吨,还有2家果袋厂年产2亿个果袋、1家果筐厂年加工20万个果筐;39家果品合作经济组织网罗了技术能手、种植大户,5000余名会员抱团发展,34家电商更通过832平台、抖音等渠道,2024年线上就卖了2.3亿元农产品。
![]()
就像冷库中整齐码放的苹果,宜君县的苹果产业也在“储势”:储的是技术创新的底气,是产业链完善的潜力,更是让“山地苹果”变成“富民金果”的决心。下一个丰收季,这里或许还会有更多惊喜。
编辑:杨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