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数码“摸摸党”频频零成本尝新?结果……

0
分享至

在数码产品领域,有这样一种消费现象:一些被称为“摸摸党”的人,利用电商平台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频繁购买手机、电脑等高价值数码产品,进行短期体验后便申请退货,以满足低成本甚至“零成本”体验新品的需求。然而,当合理消费权益被滥用,这样的“退货”还能顺利吗?

近日,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松江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 一起有关数码“摸摸党”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案情回顾

沈某是一位手机数码产品爱好者。2024年3月31日,他以12489元的价格在某电商平台自营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部某品牌rs型号手机,使用后于4月7日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然而,平台商家却以 “非正常使用客户、所购买手机数量已超个人消费者正常购买数量”为由,拒绝了沈某的退货申请。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片源自网络

原来,为体验各类新款手机,沈某多次网购手机并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消费记录显示,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期间,短短一年内,沈某在该电商平台分十二笔订单陆续购买了十二部手机,均在七天内申请退货。仅2024年1月至3月期间,其就在该平台下单八次、购买8部手机并退货八次,其中单某品牌rs型号同款同配置手机就网购三次,并成功退货退款三次。此次为沈某第四次购买该型号手机并申请退货,最终遭到平台商家拒绝。

退货申请被拒绝后,沈某继续使用手机一个多月。后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平台商家退还手机价款12489元。

沈某诉称,平台商家显示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标识,如平台认为其系恶意消费,可以对其进行封号或者警告。基于前三次申请退货平台商家都通过,故认为这次也应为其处理退货退款。

平台商家辩称,沈某频繁在电商平台上购买手机并退货,并非善意消费者,不属于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适用的对象,且有违诚信,其有权作出不予退货处理。

人民法院裁判

松江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沈某存在以把玩、体验为目的多次网购手机、激活使用后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行为,涉案同款同配置手机沈某此前已经购买三次并退货三次,第四次申请七天无理由退货被拒后又继续使用一月有余方涉诉。

结合沈某的购买目的、购买频率、退货次数,应当认为其反复购买并退货行为有悖于“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的立法初衷,有违公平诚信原则、构成民事权利的滥用,其行为不仅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亦不符合文明、健康、绿色的消费方式,不利于和谐有序网络购物环境的营造,故应给予否定性评价。

据此,人民法院判决驳回沈某的诉讼请求。

判决后,原、被告均未上诉,该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高甜

松江区人民法院

泗泾人民法庭

二级法官

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广大消费者购物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让一部分人有了“可趁之机”,善意消费者的无理由退货权与平台商家的合法权益应予以平等保护。一年一度购物节已经拉开帷幕,在此法官提醒,行使 “七天无理由退货权”应注意以下几点:


图片源自网络

一、权利的行使不能悖离该规定的立法初衷

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确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该规定的立法本意,系为避免部分网络商品存在夸大、不实宣传等问题,造成消费者对所购商品存在信息不对称等,进而影响其真实意思表达,旨在充分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赋予消费者在网络购物合同订立后一定时间内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如若消费者通过多次购买、反复体验的方式对网购商品已具备充分的选择权和知情权,则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此时消费者试图再以平台商家显示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字样为由申请退货,则不符合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所意欲保护的情形。

二、消费者行使“七天无理由退货权”应遵循诚信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消费者无理由退货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利用无理由退货规则损害经营者和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案中,当事人在把玩、体验后利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主张退货,有违诚实信用原则,也损害了经营者和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构成权利的滥用,应给予否定性评价。

此外,根据《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退回的商品应当完好。商品能够保持原有品质、功能,商品本身、配件、商标标识齐全的,视为商品完好。消费者基于查验需要而打开商品包装,或者为确认商品的品质、功能而进行合理的调试不影响商品的完好,但对超出查验和确认商品品质、功能需要而使用商品,导致商品价值贬损较大的,视为商品不完好。因此,消费者在行使“七天无理由退货权”的同时,也应注重保持商品完好,秉持诚信、合理行权。

三、并非所有商品均可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以下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定:(一)消费者定作的商品;(二)鲜活易腐的商品;(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除上述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根据《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下列性质的商品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可以不适用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一)拆封后易影响人身安全或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拆封后易导致商品品质发生改变的商品;(二)一经激活或者试用后价值贬损较大的商品;(三)销售时已明示的临近保质期的商品、有瑕疵的商品。

商家应注意在网络购物页面以显著方式对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向消费者进行标注、提示和说明,给予消费者知情权和是否购买的选择权,消费者也应尊重商家合法权益与商品属性,在购买前认真阅读相关提示,从而实现买卖双方的良性互动,共同维护网络购物交易秩序。

法条链接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第十九条 ……

消费者无理由退货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利用无理由退货规则损害经营者和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

来源丨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

高院供稿部门:民事审判庭(环境资源审判庭、执行裁判庭)

文字:高甜

责任编辑:王英鸽

编辑:左雨欣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上海高院”公众号 ▴

上观号作者:浦江天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1509文章数 7577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