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5 日福建舰入列三亚军港后,其搭载的空警 - 600 舰载预警机再曝重磅消息:研制团队近日透露,这款 “空中指挥所” 因外形与气质特点,被亲切命名为 “哪吒”。这一昵称既暗含传统文化密码,更彰显我国舰载预警机的技术突破。
![]()
航空工业一飞院院长耿延升揭开命名玄机:机头加两台发动机与起落架短舱构成 “三头”,折叠机翼配四垂尾形似 “六臂”,圆形预警天线罩如 “乾坤圈”,机身红标识像 “混天绫”,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则化身 “风火轮”。这种设计隐喻,恰是其性能的生动注脚 —— 作为我国首款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它搭载 KLC-7 双波段雷达,对空探测距离达 650 公里,远超美军 E-2D 的 500 公里。
![]()
为适配航母严苛环境,该机实现多项技术突破。针对弹射起飞与拦阻着舰的大过载,起落架采用强化设计,Y 型尾钩以小巧构型实现可靠挂索;四垂尾布局在满足操纵性的同时,巧妙适配机库高度限制。最亮眼的是扇形折叠机翼,历经上千次极限试验,可在强阵风环境下精准开合,使停放空间缩减 40%,较歼 - 15T 的垂直折叠更具技术难度。
“数字大脑” 更让其如虎添翼。传统螺旋桨飞机的气流不对称难题,被电传飞控系统彻底解决,通过 11 轮飞行员评估优化的控制律,可自动修正飞行偏差。这套系统与大尺寸雷达结合,使该机能同时跟踪数百个目标,引导数十批次战机作战,成为航母编队的 “神经中枢”。
![]()
装备研制亦是人才熔炉。27 岁的总师助理刘泽华入职两年便挑大梁,其成长轨迹是团队的缩影 —— 项目核心副总师中 80 后占比超半数。“以前年轻人先打杂,现在必须快速上手”,研究员刘希美道出传承密码:老专家传经验,重大工程压担子,让年轻一代在实战中成长。
国防部专家韩维指出,空警 - 600 与歼 - 35、歼 - 15T 形成体系战力,使航母编队实现 “持续性掌控”,推动海军战略转型。当 “哪吒” 的螺旋桨搅动南海气流,这架承载着文化自信与科技实力的预警机,正书写中国海军远海防卫的新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