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说财经讯:急刹车!2025年11月10日最新消息,俄罗斯又对进口汽车动手了!中国汽车对俄出口直接暴跌58%,曾经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如今让无数车商愁白了头。
前两年还能单车净赚10万的黄金生意,现在为啥突然不香了?俄罗斯这波密集操作,真的只是为了保护本土产业?背后是不是藏着俄乌冲突后经济转型的大算盘?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件事!
![]()
01、俄罗斯汽车市场:从狂欢到急刹车!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车企集体撤离俄罗斯,中国车企趁机补位,2023年对俄出口直接暴涨340%,2024年更是以115.8万辆登顶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
但好景不长,2024年10月起,俄罗斯接连放大招:报废税直接上调70%-85%,2.0-3.0升的进口车要多交20.8万人民币的税;2025年1月又加征关税,清关费最高涨2637元。
数据不会说谎!
2025年前9个月,中国对俄汽车出口只剩35.77万辆,同比下滑58%,俄罗斯从榜首掉到第三。
更惨的是,2025年一季度,俄罗斯274家关闭的汽车展厅里,213家都是中国品牌,占比高达78%。
![]()
02、俄罗斯表面护本土,深层是战时经济的无奈?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俄罗斯突然要对汽车市场出手呢?
其实,这背后主要有3大考虑!
第一、俄罗斯本土产业的“保护伞”必须撑!
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俄罗斯本土品牌拉达一直是国民车,但之前被外来品牌挤压得喘不过气。
现在通过加税抬高进口成本,相当于给本土车企留出生存空间,2025年9月拉达已经重回俄市场销冠。
第二、这是俄罗斯战时经济转型的必选项!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经济转向“以战养战”,军费支出从500亿飙升到1500亿美元,制造业全靠军工拉动。
汽车作为俄罗斯支柱产业,不能再依赖进口,必须实现自主可控,不然一旦外部封锁,整个产业链都得停。
最后,俄罗斯是规避制裁+稳定经济的双重考量!
西方制裁下,俄罗斯外汇储备紧张,卢布汇率波动剧烈,通胀率高达10%。
通过限制进口汽车,既能减少外汇外流,又能倒逼外资车企在俄建厂,带来投资和就业,缓解经济压力。
这里要说明下,俄罗斯的“报废税”看着复杂,其实就是专门针对进口车的“特别税”,本土车能全额返还,进口车只能硬扛,本质就是逼你本土化生产。
![]()
03、影响有多大?
那么俄罗斯这波操作影响有多大?
受政策影响,奇瑞已经缩减俄罗斯营运规模,不少中小车商直接暂停对俄业务。
但也有聪明的玩家找到出路,长城汽车2019年就在俄建厂,现在本地化率超65%,不仅避开高关税,还能拿政府补贴,成为抗风险的典范。
不过也有意外,2025年1-5月中国对俄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245%,赛力斯靠着正规合作渠道,销量直接翻倍。这说明不是市场没机会,而是玩法已经变了。
![]()
04、短期阵痛难免,长期拼的是“扎根能力”?
接下来俄罗斯的进口限制只会更严,报废税计划每年再涨10%-20%,直到2030年。对中国车企来说,想靠“倒买倒卖”赚快钱的时代彻底结束了。
未来想在俄罗斯立足,必须做好三件事:一是深化本地化生产,核心部件本地化率得超60%;二是补全售后服务,之前很多中国车因为修不了电池丢了口碑;三是聚焦新能源等优势领域,避开和本土车企的直接竞争。
![]()
所以啊,这一次,俄罗斯密集加税,表面是护本土产业,深层是俄乌冲突后战时经济转型的刚需,既想减少外汇外流,又想打造自主产业链。中国汽车出口的下滑,本质是从“填补空白”到“长期深耕”的必经阵痛。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中国车企该硬扛俄罗斯的高关税,还是转头开拓其他市场?长城的本土化模式能不能复制?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