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你所不知道的江西
自然之选,奉新“苗”准了!
罗娜、龙楚良
视频制作:人民网 龙楚良
“家人们,这盆一叶兰放在室内庭院都百搭,15元带回家,最后10秒......”早晨八点,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罗市镇港下村直播基地,90后主播韩伟端着一叶兰在镜头前展示。不到一分钟,几十盆一叶兰被一抢而空。
同一时间,奉新花木供需群里消息不断:“急需地径约6厘米、高约2.5米的紫薇,60元一株,有货的老板请与我速联!”“谁有地径1公分的鸡爪槭?要200株......”
这样的清晨,在奉新已是常态。线上,年轻主播热情推介;线下,供应商调配货源,双渠道发力,一株株造型各异的花木被发往全国各地。
近日,记者走进奉新县,探寻这个距离省会南昌60公里的小县城,如何将苗木产业,做成一张远近闻名的发展“新名片”。
![]()
航拍奉新县罗市镇港下村的苗木种植区,不同品类的苗木群落整齐排列,如大地织锦。人民网 龙楚良摄
奉新县地处九岭山脉区域,全县林地面积160.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5%。上世纪60年代,为满足造林需求,当地农户开始种植马尾松、杉木等造林苗,产业初具雏形。
但是,当时农户大多缺乏销售渠道,市场难以打开。为破局,苗木“经纪人”应运而生。
“我凭借自身苗木种植和销售的经验,帮助农民对接苗木市场,同时引导苗农顺应市场变化选择苗木种植品种。”奉新县花木产业协会会长黄霖告诉记者,久而久之,乡亲们就称他为苗木“经纪人”。
在黄霖的带动下,奉新县已涌现出120名花木“经纪人”。他们组成专业队伍,将客商“引进来”,让苗木“走出去”。
“采购商一个订单往往需要二三十个花木品种,农户种植结构单一,难以满足需求。”黄霖告诉记者,这时,苗木“经纪人”就会整合全国的苗源信息,帮助需求方快速找到符合要求的苗木,并协助完成挖苗、运输等全流程服务。
然而,深耕行业多年,黄霖意识到,传统苗木难以满足市场多元需求。他便开始引导苗农种植红枫、海棠、紫薇等广受市场欢迎的精品苗。
“部分苗农还盯上了附加值高的盆景,经过苗农‘剪刀手’改头换面的盆景,在市场上预订火爆。”黄霖补充道。
除了活跃的“经纪人”,奉新苗木产业的发展,还离不开一个重要平台——天工苗艺坊。
![]()
奉新县天工苗艺坊内,造型别致的苗木错落分布,工作人员正忙着为苗木浇灌。人民网 龙楚良摄
“您看这棵罗汉松,枝干苍劲,造型如同腾飞的巨龙,是庭院造型的点睛之笔。”天工苗艺坊展厅内,天工苗艺坊总经理丁苏英正向客商介绍一株造型别致的苗木。
在她身后,竹韵庭院、欧式花园、盆景长廊等多种不同风格的庭院景观依次排开,紫薇、冬青、茶梅、黑松等高档品种琳琅满目,客商看中后可现场下单。
记者看到,智慧展示厅内,交互一体机实时展示花木交易数据。“客商点击全息影像能调取园区任意一棵花木现场图像。”丁苏英示范道。
“过去客商收苗得跑田间地头,效率低、成本高。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集中平台,让客户像逛超市一样选苗。”丁苏英介绍说,目前,天工苗艺坊已汇聚8万余株花木、250个品种,是集花木种植、研发、交易、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市场。
同时,天工苗艺坊对入驻的企业也设立了门槛:企业需拥有自有基地,苗木总投资200万元以上,产品具备独特造型与市场影响力,苗圃规模达数百亩。
目前,天工苗艺坊共入驻企业11家,既有本地龙头,也有江浙行业标杆,漫步其中,各类花卉竞相绽放,成为周边游客“打卡”热门地。
令记者惊奇的是,在奉新县,苗木不只长在苗圃里,还长在村头巷尾。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罗市镇港下村,随处可见的苗木和路边的各类花卉相得益彰,村民们正忙着修剪苗木、打包发货。
“瞧,这棵罗汉松,能卖好几万元呢!”港下村党支部书记张卓勇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港下村被誉为“江西苗木第一村”,近年来,为改变散户各种各、品种单一销路窄的局面。该村推行“支部+合作社+大户+小户”模式,鼓励抱团发展。
“大户多是本土技术人员、花木协会理事成员,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具备优势。通过他们的引领,可以有效带动小户发展。”张卓勇介绍说,目前,村里9家种植大户已经和众多小户拧成一股绳,干劲十足哩!
![]()
航拍奉新天工苗艺坊,特色建筑与造型各异的苗木景观相映成画。受访者供图
“我家20多亩地全部改种精品苗,由合作社统一提供技术、对接客户,我再也不用自己跑市场了。”种植户李秀梅笑着说。
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发展,从粗放管理到精品育苗,奉新苗木产业已“焕新”绽放。
一组数据,折射产业活力:全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稳定在约10万亩,相关从业人员约1.8万人,年产值达到4.5亿元。
“如今,只要说到苗木,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奉新。”活跃在奉新县的苗木“经纪人”纷纷说道。
近年来,依托苗木产业,奉新县还联动优势农业和林业,打造全链条绿色经济体系。
作为中华猕猴桃的主要发源地,全县猕猴桃生产基地总面积9.5万亩,鲜果年总产量超8.5万吨,猕猴桃产业综合产值达9亿元以上。
作为“中国竹子之乡”,奉新县建成九百公路沿线百里万亩竹海生态经济示范带,开发竹工艺品和“以竹代塑”产品,建设竹产业园和初加工基地,年产值超16亿元。
“下一步,奉新县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产业高质量转化。同时做优苗木、猕猴桃等特色产业,构建优势产业齐头并进、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奉新县林业局党组成员饶承华说。
车行奉新,绿意奔涌。窗外掠过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产业蓬勃生长的生动图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