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不光要种辣椒,更要把辣椒这股‘辣劲儿’,变成产业的‘热乎劲儿’”说这话的是杨利华,这位85后退役军人总爱把句话挂在嘴边。
从当年在前线手握钢枪保家卫国,到如今扎根湖北襄阳的田间地头种辣椒,他花了12年时间。
![]()
这12年间,他还真就把不起眼的小辣椒做成了年产值超2500万元的大产业,还带动了3万多人就业。
1988年在襄阳的小农村出生的杨利华,上小学那会,家里突然遭遇一场大火,经济状况跌到谷底,好不容易熬到高中毕业,他毅然参了军。
![]()
在部队的那些年,他在反恐一线摸爬滚打,多次评上优秀士兵,还拿过5次嘉奖,身上那股吃苦耐劳、不服输的韧劲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
退役之后,杨利华试过不少营生:开理发店当理发员,跑市场做销售员,搞过电子商务,甚至还涉足过居家养老和中药材种植。
![]()
折腾来折腾去,他总觉得没找到真正扎根的方向,直到2017年,国家号召返乡创业,他才下定决心回了老家。
这次回来,杨利华带来了从贵州带回来的辣椒种植项目,还拉着人创办了个辣椒种植的合作社。
![]()
创业刚开始那会,他一边忙着跟村民流转土地,一边采购设备、建育苗大棚,最头疼的还是做农户的思想工作。
那阵子他几乎天天住在车里,守着培育出来的1000亩辣椒种苗,可最后愿意试着种的农户没几个,实际移栽到地里的只有260亩。
幸亏老天给面子,当年辣椒一熟,地里红通通的看不到头,全是好辣椒,收成也是好得没话说。
![]()
村民们一算账,种辣椒的收成居然是种玉米、水稻这些大田作物的两三倍,这下大家都放了心,纷纷找上门要加入合作社。
可杨利华没满足于眼前的收成,传统种植方式效率太低,要想把产业做大,必须突破瓶颈。
![]()
那时候也挺巧,湖北出了个政策,专门给农村优秀青年提供入校学习的支持,他一瞅这机会,立马报了名,进了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上学那阵子,他一门心思钻现代农业技术,打算双管齐下,不光要把辣椒品种改得更优质,还得把产品的加工工艺优化到位,为后续产业铺路。
![]()
从那以后,杨利华天天在田里跑,弄一身灰,雨天也不闲着,淌一腿泥,白天蹲在地里观察辣椒长势,晚上回家就对着资料钻研。
为了选出口感好的品种,他经常直接生吃辣椒,有好几次都被辣得晕过去。
![]()
就这么埋头苦干3年,他没白折腾,真把难题攻克了,还培育出“襄湘辣”在内的9个优质品种,每一个都靠谱顶用。
“襄湘辣”属于最争气的那个,一年能摘三茬不说,每亩产量直接飙到2000公斤,比一般辣椒多一倍还不止,妥妥的高产担当。
![]()
除此之外,他还搭起了智能育苗温室,里面不光装了专门的气象站,还配齐了水肥一体化设备。
种辣椒这下越来越讲科学了,这么一弄,种苗成本降了四成,苗的成活率反倒升了三成。
现在,他加工的干椒成了很多大品牌食品的抢手原材料,自己研制的辣椒酱,在几十家连锁超市都能买到。
还是襄阳牛肉面、双沟锅巴这些本地特色美食的主要原料,市场占有率能达到八成。
![]()
![]()
如今这“襄湘辣”可真成气候了,3.5万亩的种植面积,再加上全国56个生产基地,不光直接帮人就业,还间接带动了3万多人挣钱,大伙儿的收入都往上提了一大截。
2021年那会儿,公司年收入一下子飙到250万元往上,更厉害的是,在当年省里发起的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里,杨利华直接斩获了农业赛道的头等奖。
![]()
杨利华心里早有盘算,他预计2025年能卖出1万吨干椒,辣酱销售额也能拿下7500万元,这一波下来,直接能带动15万人创业、就业,让更多人跟着受益!
«——【·中国的辣椒种植!·】——»
杨利华的创业路能走通,其实离不开国内辣椒培育种植行业的整体发展。
![]()
现在咱们国家的辣椒产业早就不是“随便种种”的阶段了,规模和技术都在往上走。
2024年有数据表明,咱们国内辣椒种植的规模早破千万亩了,一年产量能有1.6亿多吨,年产值近三千亿,算得上是种植面积最广的蔬菜之一。
![]()
品种培育这块进步特别快,以前选个好品种可能要花好几年,现在有了新技术,效率高多了。
杨利华自己培育9个品种的经历,其实就是行业育种创新的一个缩影,现在全国每年都有不少适配不同气候、不同用途的辣椒新品种问世。
![]()
种植技术也越来越智能,不是以前“看天吃饭”的老样子了,像杨利华建的智能化育苗温室,现在在很多主产区都能见到。
而且不同产区都有自己的妙招,比如新疆的农户在戈壁滩上种辣椒,轻点手机就能启动滴灌系统,水肥精准送到辣椒根系。
![]()
而且秋收时还有自走式采收机来帮忙,两台机器8小时能完成200人一天的工作量,
安徽还搞了光质调控、温度和水肥一体化系统,能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还能搞反季节种植,让辣椒错峰上市,卖个好价钱。
现在辣椒产业也越来越成熟了,从种辣椒到最终卖出去,整个环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链条。
![]()
就说贵州吧,还专门搞了个卖辣椒的互联网平台,既能在上面挂牌做交易,还能搞供应链相关的资金服务,正好解决了辣椒“一季丰收、全年销售”的难题。
河南柘城也不甘落后,建了个大规格的辣椒交易市场,一年下来能交易几十万吨辣椒,直接成了华北地区辣椒集中买卖的核心地区。
![]()
而山东的企业则主打品牌化,开发出鲜切辣椒、辣椒脆等多种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卖到全国各地。
政策和市场服务也跟得上,帮种植户解决后顾之忧,各地的农业技术推广站也经常组织培训,把新品种、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帮农民提高种植水平。
![]()
不过总的来说,国内辣椒产业正在从“小作物”往“大产业”走,像杨利华这样懂技术、会经营的创业者越来越多。
再加上品种改良、智能种植、数字销售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加持,不同产区各显神通,辣椒的“辣度”确实正在变成产业的“热度”,还成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参考:
长江日报《返乡创业当“辣椒大王”,他做成年产值超2500万元的“热辣”产业》2025-10-14
湖北日报《【楚商风采】从戍边战士到“辣椒大王”:退伍军人杨利华的乡村振兴路》2025-09-0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