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0日,全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决赛今晚举行,原本报名参赛的全红婵已经放弃该项目,无缘再战陈芋汐,不过《新闻晨报》认为,她早就不需要用更多金牌来证明自己了。
![]()
养伤183天,全红婵选择在家乡广东复出,结果女团夺得金牌,女双获得第5无缘领奖台,女单报名后放弃,引起网友热议,有人感叹“再也回不去了”,有人担心她会退役,连全妹自己也承认,跳的很差。
不过,拥有3枚奥运金牌的全红婵在拿了全运会第5之后说,自己很快乐。《新闻晨报》表示,她的快乐不来自成绩,而来自对跳水运动纯纯的热爱,比起“重回巅峰”,“再上高台”的勇气同样值得歌颂。
![]()
该报指出,竞技体育的客观规律很残酷:女子跳台选手的黄金年龄是14-18岁,平均22岁退役。全红婵主攻10米跳台。电光火石间,要完成多周转体与翻腾,腰椎、肩膀、颈椎、眼睛落水时都承受了巨大冲击。
她的教练陈若琳拿过5枚奥运金牌,24岁因为颈椎伤病退役,另一位奥运冠军劳丽诗饱受腰椎伤痛困扰,23岁退役,更多的女子跳台奥运冠军在22岁之前就不跳了。相比之下,跳板受到身体变化的影响较小,奥运冠军郭晶晶、吴敏霞、施廷懋都坚持到了30岁。
![]()
该报认为,全红婵曾经轻盈得像一片羽毛,但身体变化会打破平衡,完成难度翻倍增长,伤病风险却直线上升,想要回到巅峰,确实太难了。
但是,我们不能被“唯金牌论”蒙住了双眼。更不要用“东山再起”或“王者归来”来绑架她的人生。全红婵早就无需拿更多金牌来证明自己。她的传奇,在14岁那年就已写下;她的勇敢,在伤愈复出的那一刻就已证明;今天,她看别人领奖时的微笑,更加动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