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康熙是洪承畴的儿子?“换种史学”其实是“精神胜利法”史学

0
分享至

在发明历史这方面,知乎一贯是遥遥领先的,这次又发明了康熙的生父是洪承畴,而不是众所周知的顺治皇帝。

确实,在以往的各种版本的清初的传说和影视剧中,都有洪承畴投降之后一心求死,最终是被孝庄太后说服归降清朝,为清朝效力的情节。



而这次突然出现康熙是洪承畴和孝庄的儿子的说法,看上去也是言之凿凿,有理有据的:

1.清朝的野史确实经常看上去很野,但有些野史已经被证实了。比如以前的清朝野史都说,光绪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慈禧太后临死前毒死的,后来的研究证实,光绪确实死于砷中毒,也就是俗话说的砒霜。

2.顺治生前和孝庄关系紧张,看上去不太正常,所以可以怀疑康熙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同母异父的弟弟,是被孝庄塞给他当儿子的,所以他从内心里恨孝庄太后。

3.康熙出生的那年,也是传说中孝庄说服洪承畴投降清朝的那一年,这一年洪承畴60岁,孝庄40岁,孝庄仍然是有可能生育的。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40岁的女性已经差不多可以算老太太了,这个理由其实有点牵强。

4.康熙和孝庄太后的关系超过了一般的奶奶和孙子的关系,不仅孝庄对康熙关爱有加,而且康熙对孝庄的感情明显的超过了正常的对奶奶的感情。理由是康熙的生母死后,康熙仅仅戴孝十多天就没有继续守孝了,但孝庄死后,康熙为其戴孝三年,一天都不差。

其实知乎经常发明一些惊人的历史真相,比如这几年特别流行的土木堡阴谋论,就认为明朝前期的重要事件土木堡之变并不是明英宗被瓦剌的也先打败的,而是被他自己手下的文官集团挖坑害了。



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发展出了一大堆的阴谋论,比如说明武宗也是被文官集团害死的。在这些人的嘴里,明朝的文官集团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幕后黑手。

但这里其实有个逻辑陷阱,众所周知,一个真正的幕后黑手很少是一个集团,即使是一个集团,也必须是几个非常明确的关键人物组成的,而不能是文官集团这种抽象的概念。

文官集团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也分各种派系,政治斗争也很激烈。所以但凡是搞阴谋,就不能参与的人太多,只要人太多了,就一定会走漏风声,阴谋就搞不成了。

要是文官集团胆子大到敢于在土木堡挖坑害明英宗,那就要确保明英宗回不去,但这种战争本身就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旦英宗突围回到北京,文官集团怎么办呢?

康熙和洪承畴的关系这个最新的知乎历史真相发明,其实也一样。

类似的传说其实历朝历代都有。比如秦始皇灭六国时赵国抵抗最激烈,最后就出现了吕不韦和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关系密切的说法,甚至有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的说法。

晋朝灭三国统一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不齿司马氏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的阴狠毒辣,所以后来出现了牛代马后的说法,就是说建立东晋的晋元帝司马睿其实不是正经的司马氏后人,而是琅琊王司马觐的王妃与小吏牛金私通所生的。

元灭宋之后,因为是少数民族政权,对汉人士大夫不太友好,所以出现了元顺帝并非蒙古成吉思汗后人,而是投降了元朝的宋恭帝的后人的说法,理由是宋恭帝曾被流放到西藏一带生活,而元顺帝在继承帝位之前,也曾在西藏一带生活。

也是因为,明朝时期就非常流行一个说法,明军北伐灭元时,朱元璋写信给元顺帝劝降,没有称呼他为元朝皇帝,而称为庚申君,正是因为这个说法朱元璋也知道。

当然,明朝自己也不例外。明朝灭元之后,到明朝中后期就开始出现朱棣的生母有可能是被俘的元顺帝妃子所生,其实是元顺帝的遗腹子的说法。除此之外,还有朱棣的生母是朝鲜贡妃的说法。



还有后来一直传言说乾隆是雍正用生的女儿从陈阁老家换来的汉人血脉的说法,也流传甚广,所以他多次下江南,六次下江南有四次住在海宁陈家,金庸还在此基础上写了《书剑恩仇录》,为乾隆虚构了一个一生坚持反清复明的汉人亲兄弟陈家洛。

其实这种说法都是后人编排前朝,表达某种情感上的对新朝的不满而已,本质上都是精神胜利法而已。虽然在武力上打不过,但可以在文化上编排丑化对手。

古语云,为人后者为人子。不管究竟是否真的存在所谓的皇帝血统“换种”的事实,至少在认同上,都不可能出现秦始皇认吕不韦为生父的情况,朱棣不管到底是谁生的,他始终自称是马皇后所生,并且在南京城外特意修建报恩寺以纪念马皇后。

康熙的情况也一样,无论他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父亲是不是洪承畴,他自己所承认的父亲始终是顺治,也只能是顺治。在这种关系到皇室正统的问题上,认同始终是大于生物遗传因素的。

专家的基因测序结果也证明,至少雍正的儿子弘昼一系的基因完全是出自努尔哈赤一系,也可以证明至少康熙是洪承畴的儿子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商业火箭再次失手,和SpaceX差距在哪?

中国商业火箭再次失手,和SpaceX差距在哪?

财视传播
2025-11-11 17:07:39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重磅:曝乌克兰用“火烈鸟”导弹摧毁俄罗斯的图阿普谢港!

项鹏飞
2025-11-11 19:38:27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4.99万!刘强东不给雷军留活路!

广告创意
2025-11-10 17:24:49
党俊武:老龄化真正的“麻烦”是年轻人太少,生孩子是国家战略

党俊武:老龄化真正的“麻烦”是年轻人太少,生孩子是国家战略

互联网大观
2025-11-11 17:24:41
俄罗斯在红军城对乌军展开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一区域已全面被俄军控制!俄方强硬回应日本制裁!特朗普最新发声......

俄罗斯在红军城对乌军展开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一区域已全面被俄军控制!俄方强硬回应日本制裁!特朗普最新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6:58:54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中央考核巡查组已进驻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苏、江西、海南、重庆、云南、甘肃、新疆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1 11:56:48
刷屏!深圳一商场突然爆火

刷屏!深圳一商场突然爆火

深圳晚报
2025-11-11 23:48:45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超万亿元!这只AI科技股大跌16%,发生了什么?比特币跌超3%,加密币全网超15万人爆仓,32亿元灰飞烟灭

英伟达市值一夜蒸发超万亿元!这只AI科技股大跌16%,发生了什么?比特币跌超3%,加密币全网超15万人爆仓,32亿元灰飞烟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06:26:06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副院长与曾主任合照被挖出,网友:果然有缘

副院长与曾主任合照被挖出,网友:果然有缘

深度报
2025-11-11 21:42:52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震惊!撞了仨人,她第一眼在乎居然是自己的摩托车

熊太行
2025-11-11 18:01:42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流苏晚晴
2025-11-11 20:16:54
“内蒙古见义勇为反杀案”最新进展:内蒙古高院认可原审法院采信的“无资质”鉴定报告,驳回申诉!

“内蒙古见义勇为反杀案”最新进展:内蒙古高院认可原审法院采信的“无资质”鉴定报告,驳回申诉!

白鹿新闻
2025-11-11 17:35:03
阿坝州双江口红旗桥引桥为何垮塌?官方: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原因尚需进一步核查

阿坝州双江口红旗桥引桥为何垮塌?官方: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原因尚需进一步核查

澎湃新闻
2025-11-11 19:34:26
打破姚明纪录!黄蜂34号秀成本届最大捡漏:命中率超八成太离谱

打破姚明纪录!黄蜂34号秀成本届最大捡漏:命中率超八成太离谱

罗说NBA
2025-11-12 07:56:43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9 22:05:23
12月1日禁售旧电动车,新国标不能带娃遭质疑:懂老百姓的难吗?

12月1日禁售旧电动车,新国标不能带娃遭质疑:懂老百姓的难吗?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1 07:30:03
央视网揭"远洋捕捞"实质:地方政府没钱了,抓商人搞钱

央视网揭"远洋捕捞"实质:地方政府没钱了,抓商人搞钱

爆角追踪
2025-11-11 12:15:25
汉堡王也卖了,外资巨头怎么了?

汉堡王也卖了,外资巨头怎么了?

中产先生
2025-11-11 12:23:39
僵持81分钟!怀孕超35周孕妇被劝下飞机,登机靠隐瞒上机忙甩锅?

僵持81分钟!怀孕超35周孕妇被劝下飞机,登机靠隐瞒上机忙甩锅?

凡知
2025-11-11 16:01:23
2025-11-12 08:16:49
合赞历史 incentive-icons
合赞历史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474文章数 2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13岁于子迪一鸣惊人 打破尘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头条要闻

13岁于子迪一鸣惊人 打破尘封13年的200米混亚洲纪录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教育
亲子
艺术

舒淇,东亚女孩的恨海情天

旅游要闻

寻访红色文化 触摸城市记忆

教育要闻

二次函数与根的判别式,一个视频学明白!

亲子要闻

男孩变声期太搞笑,网友:听起来像驴子又像鸭子!

艺术要闻

Joseph Van Luppen:比利时19世纪重要的风景画家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