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一纸签证新规,彻底斩断了俄罗斯人自由往返欧洲的便捷通道。2025年冬,布鲁塞尔宣布全面取消针对俄罗斯公民的多次入境签证,转而实行“一次一签”。
这意味着,普通俄罗斯家庭探亲、求学、经商的路途被层层铁幕阻隔。
欧盟副主席的声明毫不避讳:这是对俄“破坏活动”的强硬回击。但硝烟之下,真正步履维艰的,却是早已在冲突中颠沛流离的普通人。
![]()
欧盟委员会文件显示,自2025年11月起,俄罗斯公民申请申根签证需每次提交完整材料,并接受“强化审查”。
此前多次入境签证允许持有者在有效期內自由通行,如今这一特权被彻底废除。唯一例外的是独立记者、人权活动人士等特定群体,但审核标准亦大幅收紧。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移民事务专员布鲁纳强调,新规旨在“精准打击潜在安全风险”,但实际操作中,材料审核周期已从战前平均7天延长至21天以上。
一名在德国留学的俄罗斯学生透露:“我母亲原计划明年参加我的毕业典礼,但现在光是预约签证面试就要排队两个月。”
![]()
欧盟统计局2025年10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今年签发给俄罗斯人的申根签证总数回升至55.2万份,但相较2019年的400万份,体量已萎缩超八成。
更值得玩味的是签证签发的“地域分化”: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仍维持一定签证量,而波兰及波罗的海等国家几乎全面封禁。
这种分化背后是欧洲内部对俄态度的微妙差异。例如,意大利旅游业协会近期报告称,俄罗斯游客的缺席导致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的奢侈品消费额连续三年下滑。
芬兰边境官员向媒体透露,2025年以来,以“探亲”为由申请签证的俄罗斯人中,约三成因“安全审查不通过”被拒。
![]()
欧盟外交负责人卡拉斯的一句“旅行是特权而非权利”,点明了签证武器的本质。
据欧盟内部文件披露,12月即将出台的新战略将明确把签证政策与“削弱俄罗斯影响力”直接挂钩,具体措施包括对IT、能源领域从业者的申请实施额外审查。
俄罗斯方面的反击同样迅速。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讽刺道:“欧洲在乌克兰难民潮中自顾不暇,自然要抛弃‘不受欢迎的游客’。”
此外俄方已于11月初宣布对欧盟五国公民实施对称签证限制,包括取消部分免签待遇。这场博弈中,普通民众成了最直接的牺牲品。
一名因兵役逃避滞留柏林的俄罗斯程序员坦言:“我两年未见父母,如今连视频通话都担心被监控。”
![]()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已有超30万俄罗斯人因政治或兵役压力移居欧盟。新规实施后,跨国家庭面临的不仅是繁琐手续,更是亲情的撕裂。
例如一名在巴黎工作的俄罗斯医生因无法为重病母亲办理探亲签证,被迫辞職返俄;另有一对在维也纳读书的兄妹,因签证到期无法续签,学业中途停滞。
尽管欧盟声称豁免“人道主义案例”,但实际操作中,证明“紧急家庭事务”需经过多轮审核。
欧洲难民援助组织在11月初的报告中指出,2025年以来,俄罗斯人申请欧盟家庭团聚签证的拒签率同比上升40%。
签证铁幕之下,地缘博弈的刀光剑影终将刻入普通人的生活轨迹。但危机中亦存转机——民间组织正推动设立“特殊人道通道”,多国学者呼吁以对话替代对抗。
历史证明,高墙终会倒塌,而普通人连接彼此的希望,从未因政策而熄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