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身边查出血糖偏高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一看到化验单上的高数值,就慌着认定自己得了糖尿病,赶紧买降糖药吃,甚至打胰岛素。实际上,部分“高血糖”现象仅是暂时的,并非真正罹患糖尿病。在医学领域,这类情况常被称作“假性糖尿病”。这类情况根本不用过度治疗,要是盲目用药,反而会伤了身体,还可能掩盖真正的健康问题。
为啥会有 “假性糖尿病” 呢?实际上,在某些特殊情形下,身体会出现血糖暂时升高的状况,这并非意味着胰岛功能真的出现了问题。就像家里的电表偶尔跳一下,不是电路坏了,可能只是瞬间用电量大,等恢复正常就好了。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别着急用药,先搞清楚原因更重要。
![]()
3 种 “假性糖尿病”,不用过度治疗
① 应激性高血糖
平时血糖挺正常,突然因为生病(比如肺炎、肠胃炎)、受伤(比如骨折、烫伤),或者情绪特别激动(比如跟人激烈吵架、突然受惊吓),再去查血糖就高了 —— 这就是应激性高血糖。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身体遇到 “紧急情况” 时,会自动分泌一些激素帮着应对,这些激素会暂时让血糖升高,给身体提供更多能量。但这不是胰岛出了问题,等应激状态消失(病好了、伤口愈合了、情绪平复了),血糖大多会慢慢恢复正常。
这种情况不用急着吃降糖药或打胰岛素。如果盲目用药,反而可能让血糖降得太低,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心脏、大脑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不过要注意,得在医生指导下监测血糖,比如应激结束后 1-2 周再查一次空腹血糖,确认血糖是否真的恢复,避免漏诊真正的糖尿病。
![]()
② 药物性高血糖
有些时候,血糖升高是因为吃了其他药 “顺带” 引起的,比如长期吃治疗哮喘、过敏的激素药(像平时常用的泼尼松),或者某些降压药、利尿药。这些药可能会影响身体对血糖的调节,导致血糖暂时升高,但这不是真的糖尿病,所以叫药物性高血糖。
这种情况也不用过度治疗。一般在医生评估后,调整用药方案 —— 比如减少药量、换一种不影响血糖的药,或者配合短期的血糖监测 —— 血糖就会慢慢降下来。关键是不能自行停药或改药,比如哮喘患者突然停激素药,可能会让哮喘急性发作;高血压患者乱换药,会让血压控制不住。必须跟着医生的方案来,既解决原发病,又避免血糖问题。
![]()
③ 妊娠期假性高血糖
怀孕后,女性身体里的激素会发生变化,有些孕妇在产检时可能会查出一次血糖偏高,但再复查空腹血糖、做糖耐量试验时,结果又正常 —— 这就是妊娠期假性高血糖。
它和 “妊娠期糖尿病” 不一样:妊娠期糖尿病是血糖持续升高,需要严格控制饮食甚至用药;而假性的只是偶尔一次高,可能是因为前一天吃了太多甜食(比如蛋糕、奶茶),或者检查前没休息好、情绪紧张导致的。
这种情况不用急着用降糖药,更不用过度焦虑。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削减甜食与油腻食物的摄取,增加蔬菜和杂粮的食用。同时,每日适度散步,如此,血糖便能维持在正常范围。但要按时产检监测血糖,避免真的妊娠期糖尿病没被发现,影响妈妈和宝宝的健康。
![]()
实际上,血糖偏高并不必然意味着罹患糖尿病。血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时的血糖升高或许只是身体的短暂反应,不可仅凭此就判定患有糖尿病。遇到血糖偏高的情况,先别慌着用药,先跟医生沟通,看看是不是上面这三种 “假性糖尿病”。盲目吃药不仅会伤身体,还可能让医生误判病情。无论处于何种情形,定期监测血糖,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方为对自身健康高度负责之举。此乃呵护康健的明智之选,不可轻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