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世界模型有望带来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的下一个“奇点时刻”?

0
分享至

如果说2023年是“大模型元年”,那么2025年,我们正站在“世界模型(World Model)”爆发的前夜。

在智能驾驶赛道之外,世界模型已经正悄然重塑具身智能的核心逻辑,推动整个机器人行业从“机械执行指令”向“具备环境认知与主动决策”的高阶智能进化。这一概念也在2025年下半年,得到了大多具身智能企业的关注和认可,也已经成为特斯拉、蔚来、华为、Waymo等巨头争夺的下一代技术制高点。

作为生成式AI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世界模型究竟是什么?它为何能成为巨头争相布局的技术高地?又将如何改写机器人行业的未来格局?本文试图解析世界模型的技术内核、应用场景与产业机遇,带你看透这场机器人认知革命的底层逻辑。



▍世界模型的本质是什么?

在传统机器人技术框架中,无论是工业机械臂还是自动驾驶汽车,核心逻辑都是“感知-决策-控制”的线性链路。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收集环境数据,再依据预设算法输出执行指令。这种模式下,机器人更像“精密的指令执行者”,而非“具备思考能力的智能体”。它们只能应对已知场景,面对未训练过的长尾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

世界模型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限。有研究指出,世界模型的本质是通过对真实世界的高维认知建模,赋予智能体理解、预测和规划能力的生成式AI框架。它不再满足于被动接收传感信息,而是通过学习物理规律和因果关系,在内部构建一个 虚拟世界,实现对现实环境的“内在理解”与“主动推理”。

简单来说,传统机器人是“走一步看一步”,而搭载世界模型的机器人则能“未雨绸缪”。就像人类驾驶员在复杂路口会提前预判其他车辆的行驶意图,世界模型让机器人具备了类似的心智能力:在接收实时感知数据的同时,通过内部虚拟推演,预判环境变化趋势,提前规划最优行动策略。

这种能力的核心在于世界模型的“三重内化”特性。

首先是空间内化。即通过3D高斯表征、点云等技术,将二维感知数据转化为三维语义空间,精准还原环境的几何结构与空间关系;其次是规律内化。学习物理世界的基本规则,如物体运动轨迹、碰撞逻辑、交通流规律等,形成可复用的知识体系;还有就是时序内化。通过长时序记忆机制,整合历史数据与实时信息,实现对动态场景的连续理解与趋势预测。



与当下热门的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技术相比,世界模型的核心差异在于“绕开语言中间层”,直接通过空间感知数据进行物理规律推演。如果说VLA是让机器人“看懂并执行指令”,世界模型则是让机器人“看透并预判趋势”,二者共同构成了高阶智能机器人的两大技术支柱。

▍世界模型如何从理论走向机器人应用?

世界模型并非横空出世的技术,其发展历程跨越三十余年,经历了从理论奠基到工程化落地的三次关键跃迁,最终成为机器人行业的核心技术引擎。

世界模型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1990年Richard S. Sutton提出的Dyna算法。这一模型驱动强化学习的框架,首次实现了“学习-规划-反应”的一体化机制——智能体不再仅依赖真实环境交互,而是通过内部模型生成虚拟经验来提升训练效率。这一核心思想,为后来世界模型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这一阶段,世界模型仍停留在学术探索层面,受限于算力与数据条件,未能实现大规模落地。直到2018年,David Ha与Jürgen Schmidhuber发布《World Models》论文,标志着世界模型正式进入深度学习阶段。他们利用生成循环神经网络(RNN)和无监督表征学习,成功让智能体在游戏环境中实现“脑内模拟”与动作规划,验证了世界模型在复杂动态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2019年以来,随着算力提升与多模态技术成熟,世界模型进入加速发展期。DeepMind推出的MuZero算法、LeCun提出的JEPA模型,以及DreamerV3、DayDreamer等系列模型,持续强化环境建模与时序推理能力。这一阶段的世界模型已形成“编码器-内部世界模拟器-策略决策器”的完整架构,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复杂场景推演。

在机器人领域,世界模型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特斯拉近期已经率先将世界模型理念融入FSD系统,通过对场景的连续建模减少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并将其迁移到人形机器人中;小鹏汽车则将世界模型作为闭环训练场,模拟动态交互场景以优化机器人决策逻辑。这一阶段的核心突破在于“云端落地”,也就是通过云端超算中心进行大规模场景模拟与模型训练,再将训练成果下放至车端或机器人端,实现“云端世界引擎+车端行为模型”的协同架构。

2024年以来,世界模型进入产业化爆发期,论文数量快速提升,应用场景也从智能驾驶向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等全领域延伸。头部企业纷纷推出成熟解决方案,技术落地节奏显著加快。例如华为MagicDriveDiT就是一个基于DiT架构的场景生成模型,实现多车协同、夜间工况下的高保真场景复现,据称可以为机器人仿真测试提供高效工具。国元证券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我国智能驾驶及相关机器人领域注册企业总数已超过7000家,其中近60%的头部企业已布局世界模型技术,产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世界模型对机器人行业影响几何?

世界模型的产业化落地,其核心价值体现在四个维度,彻底解决了传统机器人技术的痛点难题。

首先是有望打破“数据荒”的行业瓶颈。因为传统机器人训练高度依赖真实场景数据,不仅采集成本高昂,还存在有效样本稀缺的问题。以特斯拉为例,其真实道路采集数据中,有效训练样本比例不足万分之一。而世界模型通过少量真实数据“种子”,就能生成海量虚拟场景,实现训练成本的指数级下降。国元证券测算显示,利用世界模型进行极端天气下的100万公里测试,可通过仿真扩展到多样化场景,成本显著。这种“虚拟数据生成+真实数据校准”的模式,不仅打破了数据瓶颈,还能覆盖传统采集难以触及的极端场景,如地震后的救援环境、核辐射区域的作业场景等,极大拓展了机器人的应用边界。

其次是训练场景的大规模可能性。因为现有机器人安全测试主要依赖有限的真实场景样本,难以覆盖复杂多变的长尾风险。例如在夜间、强光、复杂天气等场景的测试存在明显缺口。世界模型通过构建虚拟碰撞数据库,可将测试场景扩展至2000余种,实现从“样本测试”到“全场景验证”的跨越。在具身智能领域,利用世界模型模拟机械臂故障、工件掉落等突发情况,提前优化应急处理策略,可使作业事故率降低;在服务机器人领域,通过虚拟场景演练应对老人突发疾病、儿童误操作等场景,还能显著提升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此外,世界模型还能赋予具身智能认知能力跃迁,让机器人具备“类人决策”能力。因为传统机器人的决策依赖预设规则和统计规律,在复杂动态场景中往往显得僵化。而世界模型具备“感知-理解-生成”的闭环能力,可在内部世界中预判未来动态,像人类一样推演决策。例如在人形机器人想要落地家庭,就可以先通过世界模型这类模拟器,快速学会在家庭环境的各类特征,这种“类人决策”能力,有望让机器人从工具升级,极大拓展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应用价值。

世界模型因为在仿真能力上提升,其时空一致性提升有望能够破解目前机器人“仿真-现实鸿沟”。传统虚拟仿真与真实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机器人在仿真中表现优异,但落地后性能大幅衰减。这一sim to real gap是制约机器人产业化的关键瓶颈。世界模型通过高精度图像渲染与多模态时空对齐技术,使虚拟仿真更接近真实环境。这种时空一致性的提升,不仅减少了真机部署的成本和时间,还能让机器人在部署前完成充分的场景适配,确保落地后快速达到最优性能。

▍世界模型的产业化之路痛点与挑战犹存

尽管世界模型展现出巨大的技术潜力,但在产业化落地过程中,仍面临四大核心挑战,需要行业共同突破。

首先,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需要处理长时间跨度、多场景连续的任务,这对世界模型的记忆与泛化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当前主流模型在处理长时序任务时,容易出现记忆衰减和信息断裂,影响决策的连贯性和安全性。例如,移动机器人在连续运行数小时后,可能会遗忘之前的道路特征和交通规则变化,如果写死又局限了机器人的泛化特性;工业机器人在多批次作业中存在随机性,难以保持工艺参数的一致性。这一瓶颈不仅限制了机器人的续航能力,也削弱了其在极端场景中的鲁棒性,成为制约产业落地的重要障碍。

其次是目前世界模型在仿真与现实的本质差异还存在差异。尽管世界模型大幅提升了仿真的真实性,但在物品纹理、动态一致性、多模态干扰、非确定性事件等方面,虚拟环境与真实世界仍存在本质问题。例如,传感器噪声、环境变化的细微差异、动态响应的非线性特征等,在仿真中难以完全复现。这种差异导致机器人在实际部署中仍可能出现性能衰减,需要大量验证进行校准。



此外,决策与责任机制、隐私与数据安全、技术伦理等问题同样值得研究。因为随着世界模型的复杂度提升,机器人决策必将逐渐呈现“黑盒化”特征,这种决策逻辑“不可解释性”如何规避和解决,非常需要形成明确的行业标准和法律规范,建立可解释、可追溯的决策链路,才有望实现世界模型工程化落地。

▍世界模型与机器人行业的趋势演进方向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世界模型的技术演进趋势已明确。预测未来3-5年,世界模型将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推动行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不可否认,世界模型最先可能会是与多模态大模型深度融合。例如世界模型与VLA、VLM等多模态技术深度耦合,实现语义、感知和决策的无缝衔接。通过融合图像、视频、语义、动作等多模态数据,机器人将获得更强的环境理解和动态预测能力,更精准地理解用户需求。这种跨模态融合能力,将成为提升机器人泛化性与可靠性的核心基础。

其次是驱动端到端解决方案的优先级。如果算法与算力的提升符合预期,机器人技术架构将逐步演进为以世界模型为核心的端到端闭环方案。通过大规模时空场景合成和仿真训练,机器人能够在模型内部直接形成环境表征与行为规划逻辑,减少对人工规则与高精地图的依赖。这种“以世界为模型”的方案将显著降低开发成本,加快技术落地周期。



另外就是世界模型的规模化应用,将推动机器人算力架构从“单一端侧算力堆叠”向“云端-端侧协同”演进。尤其在通信技术的革新下,云端超算中心未来有望能快速负责大规模场景模拟、模型训练和知识更新,车端或机器人端则聚焦实时推理与策略执行,形成高效协同的算力体系。

这也使的在技术路径上,部署在边缘端的MoE(混合专家模型)与模型蒸馏技术将成为主流。通过激活部分专家网络降低计算负荷,实现“按需调用”;同时,在云端训练大模型,在端侧部署轻量模型,平衡性能与效率。这种分层算力架构不仅降低了边缘端的部署成本,还为OTA快速迭代留出了算力余量,成为推动高阶具身智能机器人普及的关键基础设施。

▍结语与未来

从Dyna算法的理论雏形,到如今在智能驾驶、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世界模型用三十余年的发展,完成了从“实验室技术”到“产业核心引擎”的蜕变。它不仅有望解决传统机器人数据成本高、安全风险大、认知能力弱的痛点,更重构了机器人行业的技术逻辑和发展格局。

国元证券预测,到2030年,全球搭载世界模型的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其中智能驾驶机器人占比达到60%,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占比分别为25%和15%。在这场技术革命中,率先突破内存瓶颈、仿真-现实对齐、决策可解释性等核心难题的企业,将占据行业制高点。

笔者认为,对于机器人行业而言,世界模型的意义远不止于技术升级,更是一场颠覆性的认知革命,它让机器人从被动执行走向能主动思考,从“工具人”进化为“智能体”。未来,当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环境、预判趋势、自主决策,我们将迎来一个人与机器人协同共生的全新时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蒋介石私生活有多混乱?贴身秘书晚年才敢说破,宋美龄的做法绝了

蒋介石私生活有多混乱?贴身秘书晚年才敢说破,宋美龄的做法绝了

百态人间
2025-11-17 16:43:41
维尼修斯比阿隆索更重要:皇马主帅已遭到弗洛伦蒂诺质疑

维尼修斯比阿隆索更重要:皇马主帅已遭到弗洛伦蒂诺质疑

K唐伯虎
2025-11-18 07:57:12
当BBA不再“骄傲”

当BBA不再“骄傲”

和讯网
2025-11-17 14:14:11
赴日旅行警告发布之后,不少游客因无法退票选择继续旅行

赴日旅行警告发布之后,不少游客因无法退票选择继续旅行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6 01:55:20
吃他汀不能碰牛奶?医生苦劝:不只是牛奶,这4物能不吃就不吃!

吃他汀不能碰牛奶?医生苦劝:不只是牛奶,这4物能不吃就不吃!

白宸侃片
2025-11-18 09:07:48
重磅公布!美联储大消息!A股要爆了?

重磅公布!美联储大消息!A股要爆了?

龙行天下虎
2025-11-18 09:59:47
中央气象台11月18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台11月18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界面新闻
2025-11-18 07:27:12
联盟第一名不虚传!半场雷霆69-56鹈鹕,亚历山大12分!

联盟第一名不虚传!半场雷霆69-56鹈鹕,亚历山大12分!

越岭寻踪
2025-11-18 10:22:41
《人民日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实现能下

《人民日报》: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实现能下

政知新媒体
2025-11-17 23:32:28
赵鸿刚宣布恢复训练,一掌把李景亮震麻,对手却称通背拳发力很差

赵鸿刚宣布恢复训练,一掌把李景亮震麻,对手却称通背拳发力很差

杨华评论
2025-11-17 17:53:24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中国再次衰落,欧美绝不会再给崛起机会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中国再次衰落,欧美绝不会再给崛起机会

扶苏聊历史
2025-11-14 15:33:48
张嘉倪带妈踏秋,妈妈气质碾压同龄人,前夫买超开千万酒吧搂新欢

张嘉倪带妈踏秋,妈妈气质碾压同龄人,前夫买超开千万酒吧搂新欢

青杉依旧啊啊
2025-11-18 08:23:38
中国向古巴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中国向古巴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参考消息
2025-11-17 20:43:29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晚了!山西狗主反杀案大逆转,双方都后悔了,郭某妻子终于低下头

娱乐帝皇丸
2025-11-17 09:52:28
1982 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 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1982 年高材生王佐良娶瘫痪的张海迪,40 年后,才知他是人间清醒

墨印斋
2025-11-15 16:42:56
全运会天津女排憾负福建,此战绝非巧合,李盈莹双拳难敌四手?

全运会天津女排憾负福建,此战绝非巧合,李盈莹双拳难敌四手?

深度解析热点
2025-11-18 09:25:43
狂送11连败!NBA耻辱纪录诞生,把一手好牌打烂!你们也该散伙了

狂送11连败!NBA耻辱纪录诞生,把一手好牌打烂!你们也该散伙了

篮球扫地僧
2025-11-17 14:45:42
恩爱16年,张怡宁与富豪丈夫,终究抵不过老夫少妻的“残酷现实”

恩爱16年,张怡宁与富豪丈夫,终究抵不过老夫少妻的“残酷现实”

小熊侃史
2025-11-12 00:26:02
泰国国王给中国送上大礼,想要的中国也给了,美国彻底失去东盟?

泰国国王给中国送上大礼,想要的中国也给了,美国彻底失去东盟?

近史博览
2025-11-16 23:15:27
iPhone 18 Pro Max,外观彻底变了!

iPhone 18 Pro Max,外观彻底变了!

果粉俱乐部
2025-11-15 14:12:44
2025-11-18 11:20:49
机器人大讲堂 incentive-icons
机器人大讲堂
立德机器人平台,是一个集媒体品牌、智库咨询、投资孵化、引智招商为一体的机器人垂直领域服务平台
5944文章数 45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头条要闻

德媒:德副总理是"在艰难时期"访问中国 暗示不寻常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游戏
时尚
健康
教育
手机

开发商买回《Hytale》要复活 曾被拳头公司砍掉

听说冷帽是“美女检验神器”?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教育要闻

雅思道歉!2023–2025部分成绩失准,可能被重算!

手机要闻

苹果令人羡慕,小米、vivo大差不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