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形势上讲,汽车的广泛普及始于1920年代的美国。
在此之前,各国街面上除了少量机动车外,基本上都是马车、驴车、人力车。
![]()
旧时在城里的马车和骑驴代步
1920年代的镇江,街面是夯土结合碎砖铺路。
到了1928年,民国政府首都定为南京,镇江成了省会,很多省办事机构都来到了镇江。
这样一来,马车、驴车开始不合时宜了。不仅从出行交通上,城市卫生上也很成问题。
先说马,马是吃得多拉得多,一匹马每天会产生约18公斤马粪和大量的尿液。
马是无法控制自己什么时候排泄,所以走一路就拉一路。而且马匹绝不会憋屎等你给它找厕所,半路上也没有马匹专用厕所。
分享大家看一个视频:
碰上马突然拉肚子,就会喷出大量的shit,视频里面就是马拉肚子喷了美女一脸。
驴,也一样。
![]()
西津渡的“骑驴上金山”像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骑驴上金山”想得多美好,驴是走一路拉一路的驴屎。
![]()
镇江晚清时代的“东驴”行业
过去,镇江街道上,一路都是马粪、驴屎。
直到1937年初,镇江县政府才将堰头街、小门口、老西门、武宁街(西门大街)和银山门等几段街巷打通,拓宽改造成宽15米的碎石路面,统称大西路,就这还花了三年时间。
城市环境全是硬化路面,马粪驴屎无法进入土壤开始分解循环,所以马和驴的排泄物问题是巨大的城市难题,都是省会城市了,肯定定要注意卫生状况的,不能到处都是马粪驴屎。
马和驴的替代物,就是汽车。
各种货运客运汽车在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普及开来,逐步的替代了马车驴车。
进入汽车时代后,柏油马路(沥青路面)在防滑性、降噪性、修复便捷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尤其适合城市道路和对美观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1946年9月18日,大西路开始摊铺沥青面层,是当时江苏省第一条柏油马路。
![]()
当然,马和驴也没有立即退出城市,在城市周边的乡镇还继续存在了多年,大约80年代~90年代,镇江还能看到不少马车驴车。
![]()
80年代镇江乡镇一带还有不少驴车拉货,路边上显示镇江汝山搪瓷厂。
2000年之后,基本上就很少看到这样的场景了。
点击分享: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