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广袤天地间,有一位与牧区同频共振的金融人。她不是迁徙的候鸟,而是深深扎根的“草原金穗花”;她不仅是牧民口中的“自家人”,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引路人”。她就是内蒙古农商银行东乌珠穆沁旗巴彦胡硕支行行长朱克雲。
![]()
一颗初心,二十年不改
“我是牧民的孩子,知道乡亲们借钱有多难。”这句朴素的话语,是朱克雲坚守基层二十年的力量源泉。自1996年踏上金融岗位起,她的足迹遍布3个苏木、28个嘎查、6个农牧村落,最远的牧户与她相距上百公里。
她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2000多户农牧民的家庭情况与资金需求,成为她心中沉甸甸的“民情账本”。为了不让牧民多跑一趟路,她常年骑马、驾车穿梭于草原,无畏风沙雨雪。一次暴风雪中,为核实养殖贷款,她驱车三小时,车陷雪坑便下车推,手脚冻僵仍坚持完成调查。“牧民等钱买羊,一刻也耽误不得。”她说。
![]()
一项创新,激活养殖产业
朱克雲深知,牧区金融不能“一刀切”。面对牧民“春缺资金、秋还贷难”的困境,她提出“按养殖周期灵活计息”的创新方案,贷款期限与牛羊生长周期同步,利息按实际用款时间计算,提前还款不收取违约金。这一举措当年即为牧民节省利息超20万元,迅速在全旗推广,让牧民得以“轻装上阵”扩产增收。
一场“破冰”,解困种源企业
2021年,国家级肉牛育种企业奥科斯牧业面临资金困境。因农业项目周期长、资产特殊,多家银行犹豫不决。朱克雲却带着团队深入草原腹地调研,力排众议,为企业提供480万元三年期信贷支持。“这不是一笔普通的贷款,而是对国家种业战略的响应。”她坚定地说。这笔资金如及时雨,助力“华西牛”等国家重点育种项目突破瓶颈,也为50余户养殖户带来每头牛年增收2000元的实惠。
![]()
一份温情,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贷款放出去不是终点,帮乡亲们过好日子才是本事。”2020年起,针对牧区老人不熟悉电子银行的现状,她组建移动金融服务队,带着设备定期下乡,五年累计服务超5000人次。她推动的“合作社担保贷”模式,已发放贷款480万元,带动120户牧民户均年增收3.5万元。
一身正气,守护金融底线
从业二十载,朱克雲始终坚守“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的原则。她从未办理过一笔违规贷款,也从未收取农牧民一分一厘的礼物。“农商行的钱是农牧民的血汗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贷。”这是她对同事的叮嘱,也是她二十年零投诉、零违规的底色。
![]()
一朵“金穗花”,绽放草原芳华
从信贷员到支行行长,朱克雲用二十年青春诠释了金融人的责任与担当。她荣获“优秀共产党员”“金融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却始终谦逊如初:“只要草原需要,只要农牧民需要,我就会一直扎根在这里,让金融的阳光照亮草原每一个角落。在这片她深爱的土地上,朱克雲依然步履不停。她的故事,是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更是一位草原女儿献给故乡的深情告白。
责编:张炜 王丽娟 王晶晶 曹阳
严正声明:本网易号信息发布从未与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授权合作,请读者审慎甄别,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