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岁在中医里恰是 “天癸渐竭” 的过渡阶段,不算衰老却需格外珍视气血。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有云:“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这个年纪的身体就像慢下来的时钟,不必追求高强度养生,却要在日常细节中守住气血根基。很多人觉得衰老就是皱纹增多、精力下降,其实多半和气血运行不畅有关,除了常说的饮食调理,更要知道哪些事会悄悄耗损气血,哪些习惯能温和滋养。
![]()
养护气血,先做好两件 “养根” 小事。首先是 “慢饮温水养津液”,中医讲 “津能化血”,身体的津液就像气血的载体,45 岁后脏腑功能渐缓,津液代谢也会变慢,缺水不仅会让皮肤干燥,还会导致气血粘稠。不必刻意追求每天固定毫升数,关键在 “慢” 和 “勤”:晨起空腹喝一杯温白开水,小口慢饮,就像给沉睡的脏腑浇上清泉,帮助唤醒气血循环;白天每隔一小时抿几口,避免等到口渴才猛灌,这样既能补充津液,又不会给脾胃造成负担。尤其秋冬季节气候干燥,温水能滋润肺腑,间接养护气血生化之源,比喝过多滋补茶饮更稳妥。
![]()
其次是 “轻缓运动通气血”,45 岁后不必强求跑步、跳绳等剧烈运动,中医推崇 “微动养气”,就像古人所言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温和的运动能让气血流动起来,避免瘀滞。散步、打太极、练八段锦都是极好的选择,每天坚持 20-30 分钟,强度以身体微微发热、不出大汗为宜。出汗过多反而会耗气伤津,得不偿失。运动时专注于呼吸,让身体跟着节奏舒展,既能活动筋骨,又能舒缓情绪,气血通畅了,面色自然会红润有光泽,精力也会慢慢提升,这比任何护肤品都管用。
![]()
更重要的是,这 3 件耗气血的事尽量少做。第一件是 “思虑过度耗心血”,中医说 “思则气结”,45 岁后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家庭的琐事容易让人思虑重重,但过度琢磨会让心神不宁,直接耗损心血。气血不足的人往往更容易失眠、健忘,而失眠又会反过来加重气血亏虚,形成恶性循环。不妨每天留 10 分钟放空自己,听听轻音乐、看看窗外风景,让思绪松一松,心神安则气血和。
第二件是 “生冷饮食伤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就像身体的 “粮仓”,45 岁后脾胃功能本就减弱,过多吃生冷食物,比如冰饮、生鱼片、凉拌菜,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吸收变差,气血自然无从谈起。古人讲究 “饮食温热”,不是没有道理,温热的食物能保护脾胃功能,让营养更好地转化为气血,哪怕是夏天,也尽量少碰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
![]()
第三件是 “久坐不动滞气血”,现在很多人工作或休闲时会长时间坐着,中医认为 “久坐伤肉”,肌肉活动减少会导致气血循环变慢,尤其是下肢容易出现酸胀、麻木,时间久了还会影响面色和精神状态。就像河道长期不疏通会淤积,气血长期不流动也会瘀滞,不妨每坐一小时就起身活动几分钟,伸伸懒腰、走几步,让气血重新活跃起来。
45 岁后的养生,不在于追求多么极致的方法,而在于 “顺时而为、顺势而为”。气血的养护就像培育植物,既要浇水施肥(做好补水和运动),也要避免病虫害(远离耗气血的习惯),温和持久才能看到效果。不必焦虑衰老,只要守住气血根基,就能让状态更舒展、更有活力,这才是这个年纪最好的养生状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