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正在去工业化的康庄大道上狂飙,其结果就是在多个市场表现欠佳。据德国联邦贸易与投资署的最新预测,2025年的德国对华贸易逆差,将达870亿欧元,比2024年多出了200亿,也超过了2022年840亿的历史峰值。
这不是一时的贸易波动,而是德国产业界为能源领域的误判和转型滞后付出的代价,曾经的“德国制造”行销全球,如今却在中国市场屡屡滑坑。
德国货为何卖不动了?
德国对华逆差扩大的重要原因,首先就是德国对华出口的雪崩式下滑。GTAI数据显示,2025年德国对华出口,预计下跌11%。德国联邦统计局给出的阶段性数据是,今年1-8月,德国对华出口同比下降11.3%,汽车、机械等核心品类的跌幅,远超平均值。
最典型的变化在汽车行业。德系 3 强 2025 年前三季度在华销量分化很是明显,奔驰下跌18%,宝马下跌11.2%,只有奥迪靠着合资企业,销量同比增长 13.5%。转型相对顺利的宝马电动车,在华增速也被中国本土品牌拉开了差距。
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把生产线搬到了中国。大众在安徽的新能源工厂产能可达30万辆,巴斯夫在广东湛江的一体化基地逐步投产,这些企业的产品直接供应中国市场,自然削弱了德国本土的出口。有消息称,曾经稳居德国第二大出口市场的中国,2025年将跌至第六位,甚至落后于意大利。
中国货占领德国货架了么?
与德国对华出口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商品在德国市场的“攻城略地”。2025年德国自华进口预计增长6%,达到1670亿欧元,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德国最大进口来源国。
由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2025年1-9月中国对美出口下降17%,大量商品转而涌入欧洲市场,德国是重要目的地,同期中国对德出口增幅高达11%。
中国货畅销德国,靠的并不是低价倾销,而是全链条优势,以及德国主动放弃的能源优势。
![]()
![]()
![]()
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5年德国工业电价是美国的数倍,巴斯夫的路德维希港总部不得不砍掉10亿欧元成本、关厂裁员。大量中国工厂的能源成本,远低于德国同行。成本的差距直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当德国的传统制造企业因能源账单而被迫倒闭时,中国的光伏、风电等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运抵德国。
德国制造的根基真的动摇了么?
870亿欧元逆差的背后,是德国制造的根基正在松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能源和转型因素。
此前,德国50%以上的天然气来自俄罗斯,化工、钢铁等行业好好享受了一把低价俄气的红利。俄乌冲突后,北溪管道供气骤降,后又被炸毁,德国只能购买美国的高价能源,2025年初,天然气价格较冲突前翻了3倍,叠加欧盟碳价上涨,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直接翻番。
高达70%的能源密集型企业把产能转向海外,30%的企业迁到了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德国的工业产出比2018年的峰值下滑16%,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 71%,低于82% 的盈利线。能源密集型行业下跌20%,受冲击尤为严重。当这些基础工业大量“失血”,依赖上游环节的高端制造,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
![]()
产业转型的滞后,让德国更显被动。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赛道,德国都慢了半拍。德系3强的电动车型销量始终未见起色,靠降价换市场效果并不好,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市占率不断上升。
越想脱钩,亏得就越多
面对逆差的扩大,德国政界也传出了大量“去风险”和“脱钩”的声音,但企业是要用脚投票的,它们已经验证出,“越脱钩就越亏”。
德国企业普遍在或主动、或被动地进行产能备份。大众一边高喊着供应链多元化,一边把电动化的核心产能放在了中国。巴斯夫在德国关厂,也在广东湛江砸下百亿欧元建基地。
德国企业非常清楚,中国不仅是规模巨大的市场,更是供应链的枢纽。德国电动车需要的稀土加工品,90%都来自中国。光伏逆变器的核心芯片,中国的产能占全球的80%。
没有企业敢真的与中国脱钩,因为脱钩,意味着失去的不仅是市场,更是整个产业链。
德国明确要求企业减少对华依赖,但可替代的来源要么价格更高,要么质量不行。比如,德国想从印度购买电池,但印度产能不足、质量存疑。想从越南买电机,仅交货期就比中国长3倍。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德国从替代国进口的成本平均上涨了23%,这部分成本最终转嫁给了消费者,或拉低了利润。
德国870亿欧元的对华贸易逆差,并不是简单的“中国赚了”,这其实是全球产业链重新洗牌的必然结果。
失去了低价能源,又没能及时转型的德国制造,正在失去多个产业的全球定价权,而逐渐实现能源自主,且产业链完整的中国,正在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德国对华脱钩,更是一个伪命题。中德贸易的互补性远大于竞争性,德国需要中国的市场和低价工业品,中国仍需要德国的高端技术,目前的高额逆差,只是转型期的暂时现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