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的“第五名”像一个魔咒彻底扣在了她的头上,无数人对成绩“失望”、对全红婵“失望”,就连全红婵自己也开始自责。
![]()
但是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场比赛的失利,而且也是情理之中的一件事,全红婵身上遭受的谩骂完全就是“无妄之灾”。
为什么全红婵成绩下滑这么严重?为什么说她这次失利是情理之中?
![]()
当全红婵在全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后,面对镜头说出那句犹豫的“再说吧”,空气仿佛凝固了,这三个字,听起来轻描淡写,但是在人们心里却是无比的沉重,掀起的舆论也远比想象中更加巨大。
![]()
数字是冰冷的,也是最直观的,“第五名”的成绩给全红婵和她的搭档王伟莹贴上了一个“失败者”的标签,但这个标签并不客观,俗话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这一次人们好像违背了这句话,而且还是倍感失望的看着全红婵。
![]()
但实际上这场失利的客观因素还是挺多的,首先全红婵与王伟莹这对组合是临时拼凑的,赛前真正合练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一个月,双人跳水成败的关键在于那种深入骨髓的节奏感和同步性,这需要无数次的重复、磨合才能形成肌肉记忆。
![]()
早就有数据证明短期配对的组合失误率比长期搭档的组合平均要高出大约3成,这是一个无法靠天赋和意志力在短期内弥补的硬伤,而且全红婵的身体早就已经不堪重负了,这个18岁的女孩,正与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做着艰苦的斗争。
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对跳水运动员来说是天大的挑战,更要命的是伤病,胫骨骨膜炎、双侧脚踝的劳损性损伤,这些病症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疼痛,就在五个月前,她还因为左脚踝韧带损伤及积液、腰椎劳损,被迫退出了全国跳水冠军赛。
她的教练何威仪也解释,之所以让她放弃单人项目就是为了保护刚刚有所好转的伤病,避免在更高强度的比赛中加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训练跳跃多了之后,连走楼梯都会感到疼痛的运动员,她需要每天用冰敷来止痛,有时甚至会因为疼痛而影响睡眠。
当我们把最终成绩放回这“不足一月的磨合”和“一身的伤病”的前提下再审视一番,这还是“惨败”吗?更何况就在几天前的11月2日,同样是全红婵和王伟莹这对组合,在团体赛中为广东队稳稳拿下了一枚金牌。
![]()
这足以证明所谓的“实力断崖式下滑”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她的能力依旧在那里,只是双人决赛中特定的不利条件让成绩并不好看,赛场上的第五名是真实的,但舆论基于这个数字构建的“失败”却是虚假的。
网络上那些“胖成这样,活该”、“报应”的刻薄言论,与她现实中的处境形成了荒诞的对比,为了控制青春期自然增长的体重,她的饮食被团队严格管理,甚至到了吃水果都需要按克计算的程度。
一边是近乎残酷的自律,另一边却是毫无根据的羞辱,这就是“全红婵困境”,她的母亲在面对外界议论时只是朴实地说胖点好,健康最重要,这是家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关心的是一个“健康的人”。
![]()
而那些躲在屏幕后的键盘侠,他们苛责的依据源自一种病态的“白幼瘦”审美,他们想要的不是一个健康的运动员,而是一个符合他们想象的、永葆14岁模样的“完美偶像”,所以单独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来这场审判有多离谱。
![]()
同样被审判的还有她的长发,留了长发,在她自己看来或许只是18岁少女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但在某些舆论的放大镜下,这却成了“心思不在训练上”、“想当网红”的“罪证”,这种指控是何其可笑。
![]()
只要稍微回顾一下跳水历史,就会发现郭晶晶、伏明霞等传奇人物,都曾以长发形象示人,长发与否和专业态度根本毫无关联,逻辑在偏见面前是无力的,全红婵正常的身体发育被视为“懒惰”和“放纵”,她的审美被强行解读为“职业污点”。
![]()
比赛结束后,全红婵第一时间拍着搭档王伟莹的后背安慰她,而王伟莹早已眼眶泛红,在混采区,全红婵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全红婵反复自责认为是自己跳得太差,没能帮助搭档实现一起站上领奖台的梦想。
![]()
在被追问原因时,她甚至反思自己“还是不够努力吧”,看到这种近乎“自我献祭”式的揽责,网络喷子还能骂的出口,真是心狠啊,舆论污蔑她放弃单人赛是“胆怯”、“怕输给陈芋汐”,质疑她团体赛夺金是靠“主场优势”。
![]()
但“将一场双人舞的失误,完全怪罪于其中一只脚,这显然是荒谬的”,双人跳水考验的是千分之一秒的同步,从节奏、起跳到入水,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差异都会被放大,全红婵的揽责,一方面是因为她极强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舆论压力太大了。
![]()
当外界的指责铺天盖地而来,主动认错,或许是她能想到的、用以平息风波的最快方式,将运动员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让他们独自承受一切,这种模式我们并不陌生,从刘翔在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后遭受的漫天非议到乒乓球小将张本美和在关键局胜率的大幅下滑。
![]()
历史的教训就在眼前,这些案例的价值本应是让后人少走弯路,去理解运动员的伤病与压力,相似的剧本却一次次上演。那么,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
是媒体为了流量,热衷于将运动员的个人情绪消费成一篇篇爆款文章,是公众内心深处渴望的是一个永不犯错、永远胜利的完美偶像。
![]()
公众真正需要的是去支持一个允许犯错、允许伤痛、允许成长的真实运动员,而不是去审判一个“不够完美”的偶像,让比赛的归比赛,把成长还给时间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