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九大召开他与毛主席得票数相同,后弃官当锅炉工,晚年待遇如何?

0
分享至

“老王!厂部让你明天去北京开会!”1968年11月一个飘雪的清晨,北满钢厂车间主任气喘吁吁跑到锅炉房。正在铲煤的王白旦直起腰,黑灰沾满的脸庞露出疑惑:“我一个烧锅炉的,能去开啥会?”这段对话在当年钢厂的砖墙上回响时,谁也没想到这个普通工人即将见证中国政治史上最戏剧性的时刻。

当九大代表名单公布时,王白旦的名字像块烧红的铁锭投入冷水池。这个党龄刚满七年的锅炉工,既不是劳动模范也不是技术标兵,却在中央委员选举中以170票与毛主席平票。当时政治局的走廊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有人故意把票投给最不可能当选的人以示抗议。但王白旦自己直到走进人民大会堂才意识到,他的命运已被卷入政治漩涡。



名字引发的风波比当选更富戏剧性。周恩来初见王白旦时忍不住笑问:“王同志,你这名字是不是得改改?”陈伯达的改名建议确实巧妙,“王白早”既保留原名韵味又避开谐音尴尬。可谁能想到两年后的庐山会议上,这个新名字反而成了政治污点。当专案组拿着材料质问王白旦与陈伯达的关系时,这个东北汉子急得直拍桌子:“改个名就成同党了?那全国多少人都得抓起来!”



江青的改名更像黑色幽默。1971年某个阴沉的下午,这位“旗手”突然召见王白旦:“王百得同志,你该换个吉利的名字。”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听得出话里的威胁意味。王白旦后来回忆说,签字同意改名那刻,钢笔尖把稿纸戳破了好几个洞。这个被迫接受的新名字,在文革结束后成了审查他的重要依据——专案组花了八个月时间,硬是没找到任何他与“四人帮”勾结的证据。



1982年春天的齐齐哈尔乍暖还寒。当组织部长拿着干部任命书找上门时,54岁的王白旦正在院子里劈柴。“让我回去烧锅炉吧。”他放下斧头,擦了把汗:“钢水不会骗人,火候到了自然出好钢。”此后七年,北满钢厂三号锅炉房总能看到个佝偻背影,工友们私下议论:“听说老王的退休金比厂长还高?”但没人知道,这个每天铲三十吨煤的老工人,抽屉里锁着九大代表证和中央候补委员的任命文件。



2001年深秋,笔者在齐齐哈尔工人疗养院见到王白旦。老人正戴着老花镜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听到提问突然大笑:“你们总说我得票和毛主席一样,可知道那年投票用的是什么纸?”他神秘地竖起三根手指:“三层棉纸!写票时要使劲描才能透过去。”这个细节从未见于任何史料,却道出了特殊年代选举的荒诞底色。五年后王白旦去世时,炼钢车间特意为他保留了三号锅炉的工作牌——上面刻着的既不是“王白早”也不是“王百得”,而是工友们私下叫了三十年的绰号:铁疙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荣兮史说 incentive-icons
荣兮史说
寻觅历史真相,从专业的角度详解历史。
457文章数 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