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曹操拼凑十八路诸侯联军讨董卓,在汜水关遇到了拦路虎华雄,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的孙坚部将祖茂、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部下骁将俞涉、冀州刺史韩馥麾下上将潘凤,四员大将先后倒在华雄刀下,“联军盟主”袁绍还挺“惋惜”:“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按照袁绍的说法,颜良文丑随便拉出来一个,就能斩杀华雄,但是熟读三国的读者诸君都知道:按时间推算,后来与颜良文丑高览并称“河北四庭柱”的张郃就在韩馥手下,韩馥只说“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而没有提张郃,说明潘凤在冀州军中的地位和武功,可能都比张郃高。
战场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残酷:潘凤被华雄斩杀,就失去了成为河北第五根庭柱的机会;高览被赵云一枪秒掉,打了三十回合就跑的张郃,却成了曹魏五子良将第四名。
![]()
我们没必要替潘凤和高览惋惜,因为大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算不错的归宿,令人气愤的是袁绍袁术兄弟二人,不但扯孙坚的后腿,还当着讨董诸侯的面撒谎:颜良文丑明明就在前线,袁绍为何不让他们单挑或双战华雄、吕布?颜良文丑与华雄吕布作战,多少回合能分出胜负?
张郃是在袁绍鸠占鹊巢逼死韩馥之后才归顺的袁绍,高览何时加入袁军不得而知,但被孔融(曾以北海太守身份参加联军讨董,还折了大将武安国)评为“勇冠三军”的颜良文丑,当时确实就在袁绍军中藏着,而且后来还出现了——吕布被刘备、关羽、张飞联手打败,董卓逃离洛阳的,颜良文丑紧跟在袁绍身边进城了。
为了争夺孙坚从井里捞到的传国玉玺,袁绍撕下脸皮要强抢:“绍背后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坚背后程普、黄盖、韩当亦掣刀在手。”
![]()
华雄和吕布耀武扬威的时候,颜良文丑不见踪影,抢夺传国玉玺的时候,这俩家伙却拔剑出鞘要开干——如果当时成眠真的不可收拾,那么江东孙家就没了,后来自然也就没了火烧赤壁和白衣渡江。
这一幕抢夺玉玺的闹剧,证明袁绍在汜水关撒了半个谎:颜良文丑确实有斩颜良的实力,但说他们不在,那就是假话了,
十八路联军讨董,都想死道友不死贫道,曹操那首《蒿里行》写得可谓入木三分:“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没了潘凤的韩馥被袁绍抢走了冀州,武安国废了,孔融也丢了北海,只好跑到许都当了“将作大匠”,也就是皇家建筑队队长,而当时汉室衰微,根本就没有大工程可搞,孔融就是谋了个闲职,最后还因为祸从口出被曹操灭了门。
![]()
有人说汜水关和虎牢关就是一个地方,这种说法或许是对的,但咱们是以《三国演义》为依据,所以那就是两道关口,华雄被关羽斩杀后,汜水关也并没有丢:“卓遂起兵二十万,分为两路而来:一路先令李傕、郭汜引兵五万,把住汜水关,不要厮杀;卓自将十五万,同李儒、吕布、樊稠、张济等守虎牢关。”
有的版本电视剧演错了,两军攻守易位,成了诸侯在关上、吕布在城下,而在《三国演义》中,城上的是董卓,关下扎营的是吕布,袁绍和曹操都不在虎牢关:“绍乃分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孙融、张杨、陶谦、公孙瓚八路诸侯,往虎牢关迎敌。操引军往来救应。”
汜水关只有五万敌军,袁绍袁术兄弟俩带着自己的队伍跟李傕郭汜静坐对峙,却让孔融陶谦公孙瓒等人去啃硬骨头,曹操所谓的“往来救应”其实也不过是隔岸观火,不管是打华雄还是打吕布,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都没有出现。
![]()
曹操和袁绍当年都还不老,但却都当得起“老奸巨猾”四个字,他们保存了实力,却消耗了董卓和联军的实力,最后袁曹两家在官渡并争天下,其余十六路诸侯基本都烟消云散了——那个跟吕布打了数回合后败逃的公孙瓒,也被袁绍围困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把自己烧死了。
曹操的“弟兄们”不出手,袁绍的头两号大将没露面,事实上吕布也不是不可战胜,后来在濮阳城外,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六将联手,也能把吕布打得狼狈而逃,这说明只要出手的大将足够多,吕布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曹营猛将中,许褚、典韦、徐晃三人武功相仿,而徐晃在颜良文丑面前,不说不堪一击,也绝不是一个档次的,许褚眼看着徐晃先被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后被文丑沿河而追,自己却既不动手也不出手,明显是看出自己上去也是白饶。
![]()
许褚敢单挑吕布并打了二十回合,却不敢打颜良文丑中的任何一个,且不说许褚是虎痴还是虎精,我们都可以认定颜良文丑的武功,绝对比典韦、许褚、徐晃都高,让颜良文丑去斩华雄,可能还真用不上三十回合。
华雄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要是不被关羽斩杀,投靠刘备可能当不了五虎大将,投靠曹操在五子良将中混个位置还是有可能的。
华雄绝非颜良文丑对手,这一点我们是可以推算的:被颜良二十回合击败的徐晃,跟巅峰状态的关羽张飞单挑,估计也能打个十几二十回合。
颜良文丑单打独斗可以斩华雄,二人上能不能打跑吕布,这就是一个问题了。
虎牢关之战,吕布确实很难打:“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
在壬午本《三国演义》中,张飞是落了下风的。不管哪个版本是正确的,关羽张飞联手没拿下吕布却是事实,被关羽斩杀的颜良文丑要想联手击败吕布,似乎比较困难,他们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装备比桃园兄弟好一些。
![]()
如果只看颜良文丑与徐晃的交手记录,那么这两个河北名将联手打败吕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再看颜良文丑在关羽刀下死得那么“痛快”,又会让我们觉得他们打赢吕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我们细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武将单挑或群殴,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更不是甲赢乙、乙胜丙,丙就必然打不过甲,颜良文丑挂掉、关羽走掉之后,袁曹两家大决战,张郃对张辽、高览对许褚,不也打了个旗鼓相当?
通过官渡最后的斗将,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所谓的“猛将”,都会审时度势掂量对手的斤两,“聪明人”是绝不会打没有把握之仗的,两夏侯和两曹在汜水关和虎牢关保持缄默,颜良文丑也不曾单挑或双战华雄吕布,那里面藏着的都是权谋和诡计。
袁绍和曹操保存实力的心思读者诸君都看得穿,但是最后的问题却可能有点不好回答:如果袁绍的谎言被曹操拆穿,或者颜良文丑按捺不住出手,他们跟华雄吕布作战,多少回合能结束战斗?最终获胜者又会是哪一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