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醒来,还没吃饭就感觉上腹部胀闷不适;明明饿了,可没吃几口就堵在胸口,再也吃不下去;胃里说不上剧痛,却总有一种隐隐的烧灼感挥之不去;嗳气、反酸成了家常便饭,食欲在不知不觉中减退,体重也悄然下降。这些症状时好时坏,可能已经持续了数月甚至数年,正一点点消耗着您的生活质量和好心情。那么,这些让人困扰的信号,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胃怎么了?腺体在“萎缩”
这些不适的根源,往往指向一种常见却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胃腺体的萎缩。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的保护力会逐渐减弱,修复能力也大不如前。胃里那些分泌胃酸与消化酶的小腺体,因长期“营养不良”与功能退化,会逐渐减少、萎缩,胃黏膜也随之变薄。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胃黏膜细胞“长错了样”的状况。这一系列变化,导致胃酸和消化酶分泌不足,食物难以被充分消化。于是就容易出现胃胀、胃部烧灼、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怀疑是这个问题,到医院做胃镜和病理检查,就能明确诊断。
![]()
现代医学称之为“萎缩性胃炎”,中医虽没有这个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可将其归为“胃痛”“胃胀”等范畴。其中,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就是“胃阴虚”。具体有哪些表现呢?如果总感觉胃里隐隐烧痛、口干舌燥却不想多喝水、想吃点酸的缓解不适,同时伴有大便干结、失眠心烦、手心脚心发热,那就要注意了。
理论或许抽象,我们先看一个真实的调治案例。
名医医案:肾者胃之关,调理胃阴虚的同时不要忘记补肾
李辅仁老先生,我国著名的老年病专家、首届国医大师。出身中医世家,1939年拜入近代四大名医施今墨门下,系统学习中医,行医七十余载。长期担任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他在老年病防治方面造诣深厚,提出“虚证致衰”理论,强调扶正固本,总结出多种治疗老年疾病的有效方法,是中国中医老年医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
![]()
他曾接诊一位七十岁的吴大爷,患萎缩性胃炎已十年,反复不愈。主要痛苦在于:胃部持续烧痛,空腹和夜间加重,毫无食欲,只能靠吃点酸的暂时缓解,同时失眠严重,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此前长期服用西药抑酸、护胃,效果不显。胃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度腺体萎缩”。李老观察其舌象红嫩、苔白少而干,脉象细弱,判断此为胃阴亏虚日久,兼有经络不通、虚热内扰——久病导致胃部气血运行不畅(即经络瘀阻),加重了疼痛;而虚热则是阴液不足所化生的。
据此,李老确立了“滋养胃阴、疏通经络”的治法,自拟“养胃通络汤”。方中包括:北沙参 15g、石斛 10g、白术 10g、炒山楂 10g、当归 10g、白芍 15g、云苓15g、郁金10g、佩兰10g、代代花5g、乌梅5g、女贞子10g、黄精10g,嘱每日一剂,水煎服用。
服药七剂后,吴大爷胃部烧灼感减轻,疼痛发作减少,睡眠改善,有了些许食欲,大便变为两三日一行。所以二诊时并未修改方子,原方再守21剂,诸症无恙,自诉胃灼热消失、脘痛减轻,食欲好转,嘱隔日服药1剂调理。2个月后胃部烧灼感、胃痛等症状完全消失,食欲恢复,大便正常。
通过这个实际案例,我们以后在面对胃阴虚情况时,能从这个方子当中学到些什么?
![]()
首先就是补胃阴而不腻滞:北沙参、石斛是君药,专于滋养胃阴、清解虚热。但滋阴之品多偏滋腻,老人脾胃运化力弱,容易导致腹胀。故佐以白术、云苓健脾祛湿,佩兰、代代花芳香醒脾,在整个方中起到了“补而不堵”的关键作用。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通经络而不耗气:吴大爷病程十年,“久病入络”。对于气血已衰的老人,若用桃仁、红花等猛药破血逐瘀,反而耗伤正气。方中选用当归、白芍养血活血,白芍还能柔肝止痛;郁金行气解郁。故能通而不伤,气行则血行。
最后不要忘了固肾本以滋胃源:此方最妙之处在于加入了女贞子、黄精。老人胃阴不足,往往根源在肾。肾为水火之宅,是阴液的根本。只治胃不固肾,病根难除,易复发。女贞子滋肾阴而不腻,黄精气阴双补,脾肾同调,使胃阴得以源源不断地化生,也就是所谓的治病求本。
![]()
其实李辅仁老先生的这个方子,不仅治病,更给我们日常养胃提了个醒。调养胃阴,关键在于“润、动、暖”。
润养为主,首选平和之品
老人胃阴亏虚,不能盲目大补。可以常吃些温和滋润的食物,比如用银耳、百合、山药熬粥或煲汤,这些食材温润不腻,能慢慢滋养胃阴。做菜时不妨放几粒乌梅或山楂,微微的酸味能促进津液分泌,缓解口干和胃灼。平时喝水,要小口慢饮,像浇花一样让身体慢慢吸收,远比一次性猛灌更能留住水分。
动静结合,保持经络通畅
李老用通络药是怕伤正气,我们平时则可以靠柔和运动来达到类似效果。饭后不要马上坐下,可以散步十五分钟,帮助胃肠蠕动。天气好时,多出门晒晒太阳、活动手脚,让全身气血流通,胃部的气血供应自然也会顺畅许多。
饮食有暖,避生冷护阳气
胃喜暖恶寒,即便有虚火,也不可大量吃生冷水果、喝冰镇饮料,这些都会损伤脾胃阳气,影响运化。入口的东西最好保持温热,像李老方中用白术、云苓,就是提醒我们养阴的同时也要兼顾脾胃的运化功能。平时可以偶尔用少量生姜、陈皮泡水,有助于暖胃行气,防止滋腻。
![]()
鉴别与提醒:切勿“张冠李戴”
需要注意的是,胃阴虚型胃炎必须与另外两种常见类型区分开来,否则用药南辕北辙。脾胃气虚型:以乏力为核心,胃隐痛不灼热,食后胀甚,大便偏溏,舌淡苔白,脉弱。脾胃虚寒型:在气虚基础上更有寒象,胃部怕冷,喜温喜按,手脚不温,大便清稀,舌淡苔滑,脉沉迟无力。
而胃阴虚的关键识别点是胃灼热、口干思酸、舌红少苔,并无怕冷、乏力等寒象与气虚之症。如果误用了干姜、附子等温燥药物,无异于火上浇油,会严重损耗本已不足的胃阴。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家中老人出现上述症状,切不可自行判断、胡乱用药,尤其要避免误服温燥的补阳之品。务必及时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通过辨证施治,胃肾同调,才能真正从根源上改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