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那是个闷热的夏夜,窗外的蝉鸣得人心慌。我握着手里的辞职信,指尖在信封边缘反复摩挲。部门经理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这个项目你年轻,多加点班是应该的。”
这是我第三次被迫接手同事的工作,只因为我是新人,因为我不懂拒绝。茶水间的镜子里,我看见自己嘴角总挂着讨好的弧度,连微笑都透着力不从心的疲惫。
记忆突然闪回三个月前。母亲来城里看我,看见我深夜十一点还在回工作消息,轻轻叹了口气:“你这孩子,怎么活得比当年插队时还小心翼翼?”她临走前在我包里塞了张字条,上面是她清秀的字迹:“你舅舅这辈子,就是太要强。”
舅舅的故事是家族里的一个传说。当年他放弃国企的稳定工作下海经商,所有人都说他薄情寡义。可去年家族聚会,他端着茶杯对我说:“人这一生,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不必要的重担背多了,反而走不远。”
此刻盯着辞职信,我忽然想起上周末的场景。同事小张又把孩子带到公司加班,小朋友拉拉我的衣角:“阿姨,你帮我爸爸做作业好不好?”那一刻,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睛,我那句“好的”几乎要脱口而出。
但这次,我蹲下来平视着孩子:“这是爸爸的工作,就像你的积木要自己搭一样。」说完这句话,整个办公室突然安静。小张愣住了,继而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就是那个瞬间的坚持,让我发现自己颤抖的手竟然慢慢稳了下来。原来拒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原来底线是需要自己来划定的。
第二天我交辞呈时,部门经理的反应很微妙。他没有暴怒,反而若有所思地说:“你是这两个月里,第三个因为同样原因离职的员工。」他接过信封时,居然露出一丝苦笑:“或许该反思的是我。」
现在我在新公司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偶尔还会想起那个闷热的夜晚。导师上周末拍着我刚完成的方案说:“你这个设计很有力量。」我知道他说的不只是方案。
窗外梧桐叶开始泛黄,秋天要来了。我学会了在每个周五准时下班,去上期待已久的陶艺课。当指尖触碰湿润的陶土时,我忽然明白:理性的薄情不是冷漠,而是给温柔划定边界。就像烧制陶器,需要恰到好处的火候——太软则不成型,太硬易碎裂。
最近收到前同事的邮件,说公司终于改革了加班制度。信的末尾他写:“还记得你离开时说的那句话吗?‘合理的拒绝是为了更好的负责’,我们现在都深有体会。」
放下手机,我看着自己最新完成的陶瓶,釉色在灯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原来真正的强大,是既能够温柔地拥抱世界,也有勇气坚定地守护自己的形状。这大概就是成长教给我的事——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活成别人眼中的好人,而是成为有温度、有边界的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