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很显然,那个单纯依靠某一个明星或某一个IP就能带动票房的好莱坞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作者 | 崔汀
编辑 | 丁武
好莱坞犯罪电影《一战再战》近期热映,影片的中国内地市场票房已超5000万元,全球票房收入更是突破1.9亿美元,现实题材电影的表现惊喜。业内看好《一战再战》冲击明年奥斯卡各项大奖,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有望再度获得奥斯卡影帝提名。
![]()
《一战再战》海报
与此同时,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赛车动作片《F1:狂飙飞车》仍在上映,全球票房突破6亿美元。截至发稿前,该片在中国内地票房也接近4.5亿元人民币。
莱昂纳多今年51岁,影迷从《泰坦尼克号》开始昵称他为小李子,走红30年。布拉德·皮特今年已经是62岁,但在影片中仍然散发着魅力。如果再加上《碟中谍8:最终清算》的主演63岁的汤姆·克鲁斯,各位看官是否注意到,小李子、皮特、阿汤哥,这些80后、90后年少时崇拜的明星们,今天还在上天入地、大展身手,成为票房保证,被网友戏称“好莱坞的票房要靠五六旬老人撑起”。
![]()
《泰坦尼克号》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之后的年轻一代在干什么?细数起来,虽有汤姆·赫兰德(昵称“荷兰弟”)、提莫西·查拉梅(昵称“甜茶”)等明星出现,但个人号召力欠佳,虽然出演了超级大制作影片,却不再有现象级的影响力。似乎小李子之后,好莱坞已再难出现全球巨星。这其中的原因,还是要回到电影内容本身。
从口碑上看,《一战再战》豆瓣评分8.2分,《F1:狂飙飞车》豆瓣评分8.7分,属于近年来引进大片鲜有的高分之作。两部电影都是在没有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上映,依靠观众的口口相传换来的票房。《碟中谍8:最终清算》的豆瓣评分也有7.7分,是个不错的成绩,这其中有情怀的因素,也有最终篇的节奏重新回到水准的原因。
![]()
《F1:狂飙飞车》海报
可以看出,虽然上述影片中都有巨星担当,但他们并非电影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在如今的电影市场环境中,观众决定买票走进电影院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很显然,那个单纯依靠某一个明星或某一个IP就能带动票房的好莱坞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1997年12月 ,小李子和凯特·温斯莱特主演的灾难片《泰坦尼克号》公映之后,他一跃成为全球巨星。《泰坦尼克号》首次上映收获全球票房18亿美元,一举登顶全球影史票房冠军。
影片于1998年在中国内地上映,当年票房收入3.6亿元,成功刷新内地影史票房纪录。小李子从此在内地打下了深厚的观众基础,他后来的电影在内地市场皆有不俗的表现,譬如2010年的《盗梦空间》,内地票房4.96亿元;2016年的《荒野猎人》,内地票房3.76亿元。
不仅票房成绩,他的个人作品及成就也很亮眼。23岁凭《泰坦尼克号》一战成名后,他精进演技,41岁时凭借《荒野猎人》夺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截至目前,他主演的电影有5部打入IMDb的TOP250榜单。他主演的电影,票房、口碑往往是双一流的表现。
![]()
《荒野猎人》剧照
虽然仍然被称作小李子,但生于1974年11月11日的迪卡普里奥从年纪上看,已经是一位中文互联网语境下的“五旬老人”,却依然是好莱坞的巨星担当。他的新作《一战再战》即使风格剑走偏锋,依然在内地票房小有斩获,全球票房更是高达2.32亿美元。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电影只要打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的字样,就让观众有信心,这就是全球巨星的号召力体现。
好莱坞并非只有小李子一位巨星,他的前辈们今年也有上佳表现。譬如63岁的汤姆·克鲁斯,主演《碟中谍8:最终清算》,坚持亲自上阵在飞机的机翼上实拍惊险镜头。还有61岁的布拉德·皮特,主演《F1:狂飙飞车》,不用替身演出F1赛车场景。两部影片在中国内地都收获了掌声和高票房,再一次证明了老牌巨星们强悍的生命力。
可是,小李子之后的好莱坞明星们,再也没有达到巨星级别的人物。好莱坞年轻演员中的佼佼者们:主演《沙丘》系列的“甜茶”提莫西·查拉梅、领衔《新蝙蝠侠》英雄归来的罗伯特·帕丁森、主演《蜘蛛侠》系列的“荷兰弟”汤姆·赫兰德等人,都属于年少有为,但对比来看,新一代好莱坞明星几乎都在依靠IP电影(IP是知识版权,比如改编自小说、漫画的电影)巩固票房号召力。
![]()
《沙丘》《新蝙蝠侠》《蜘蛛侠》海报
21世纪崛起的好莱坞明星虽然数量众多,但巨星空缺,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且脱离IP后,本人的认知度较低。比如,观众都能一眼认出银幕上的哈利·波特,但演员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没有《哈利·波特》之外的大片代表作。克里斯·埃文斯是人尽皆知的美国队长,但离开漫威电影,他的各类新片就很难达到全球轰动效应。
小李子仿佛是好莱坞巨星时代的谢幕人,他的后辈明星们很难保证在电影海报上打上自己名字就成为全球卖座的保障。
今天的好莱坞对于中国内地观众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内地观众目前只熟悉电影IP,能随口说出《变形金刚》《侏罗纪世界》的片名,但对电影主演、明星知之甚少,缺少粉丝、影迷的高强黏合度。好莱坞巨星时代,正在离我们远去。
![]()
好莱坞新一代巨星的缺失,根源在于“明星中心制”向“制片人中心制”的转变。
“明星中心制”,指的是一部电影从编剧到拍摄、剪辑,都围绕着某一位明星进行创作。这位核心明星对导演、其他演员的任用可能拥有决定性的一票。譬如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8》,他本人成立的制片公司也是影片的出品方之一,这说明他可以参与票房分成,而且对电影制作有极大的话语权。小李子也创立了电影公司“亚壁古道”,并参与了《飞行家》《禁闭岛》《荒野猎人》等影片的制作,小李子担任主演兼制片人。
![]()
《飞行家》《禁闭岛》《荒野猎人》海报
“制片人中心制”,指的是一部电影从无到有,都是由某位制片人全盘操控。电影项目从编剧、导演、主演的选择,以及整个项目的预算,制片人都要全权负责。譬如漫威影业的制片人凯文·费奇,在他的全盘运作下,促成《钢铁侠》《复仇者联盟》《黑豹》等电影的内容有机联系,构建起庞大的漫威电影宇宙。漫威电影的导演是谁观众不一定记得住,演员可能也都是眼熟,但他们记住了银幕上的每位超级英雄。
好莱坞的“明星中心制”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是中国内地影迷记忆犹新的“流金岁月”。那时观众耳熟能详的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阿诺·施瓦辛格、哈里森·福特……他们的电影都是紧密围绕着演员的表演风格、角色特点进行打造。直至世纪之交,当时正值青年时期的汤姆·克鲁斯、小李子开始挑起新一代全球巨星的大梁,新老更替逐步完成。
谁能想到,小李子之后再无巨星。
近20年来,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侧重IP电影的开发和制作,本质是削弱巨星的影响力。IP电影的最大特点是,观众更关注角色而非明星。比如蜘蛛侠、钢铁侠、超人、蝙蝠侠、詹姆斯·邦德……演员可以随时更换,IP角色永流传。
![]()
克里斯·埃文斯(美国队长)
新世纪之后,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对IP的开发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同时掀起前所未有的超级英雄热潮。漫威和DC两大漫画巨头,各自手握上千个超级英雄角色,通过与电影公司的合作,拍摄的超级英雄电影轮番“轰炸”市场,屡屡缔造票房佳绩。
这波超级英雄电影热潮,带动了小罗伯特·唐尼(钢铁侠)、克里斯·埃文斯(美国队长)、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雷神)等众多演员的升咖。不过,这波热潮从未吸引到小李子、汤姆·克鲁斯等超级巨星加入。
原因显而易见,2008年漫威电影宇宙凭借《钢铁侠》初起之时,如果邀请汤姆·克鲁斯预算会很吃力。从这里开始,超级巨星在好莱坞就失去了培养土壤,新一代明星只能依靠IP角色走红,离开了IP角色,他们大概率会失去光环。
![]()
小罗伯特·唐尼(钢铁侠)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让“制片人中心制”占据了上风,公司不用过度依赖明星效应来拍摄电影,这样可能会给予内容创作、成本控制更好的空间。如此看来,好莱坞未来或许不会再有超级巨星诞生了。
![]()
电影的最终命运,是由市场和观众决定,而不是电影公司。出品方可以尝试制定商业电影的发展方向,但是影片的市场结局仍然要以票房定输赢。
![]()
2019年与2025年内地进口影片票房榜
好莱坞IP电影越来越不灵了,至少中国内地市场表现如此。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在内地创下42亿元的惊人纪录,IP电影的号召力达到顶峰。谁能想到,影片结尾让初代“复仇者联盟”集体退休后,之后的漫威电影失去了钢铁侠、美国队长、黑寡妇等超强号召力的角色,影片票房大打折扣。内地市场上,漫威电影再未有过票房破10亿元的作品,到了今年,漫威电影连内地票房前五名都无法触及。
DC电影宇宙经过几度重启,超人、蝙蝠侠等角色屡次更换,在内地市场已经威风不在。比如今年新版《超人》,票房仅报收6393万元。2013年上映的《超人:钢铁之躯》,在内地报收3.94亿元票房,新作市场下滑态势明显。
![]()
《超人:钢铁之躯》海报
我们站在观众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明星电影还是IP电影,观众的核心需求是看到拥有优质内容的好电影。
明星电影同样需要有震撼力十足的大场面,比如《F1:狂飙飞车》,观众才更愿意买票入场;IP电影也需要演员给出触动人心的表演,比如《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为观众带来的情感层面的同频共振。
![]()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海报
明星和IP本不冲突,只是今天的电影公司出于制作更加可控的考量,侧重于“制片人中心制”。IP电影可以重启,蜘蛛侠、超人的演员可以更换,电影公司不再依赖明星拍电影。
可是,好莱坞电影在制作可控的同时,也失去了爆款电影诞生的更多可能性。最近一部内地票房突破10亿元的好莱坞电影,还是2022年12月上映的《阿凡达:水之道》创下的17亿元成绩。
![]()
《阿凡达:水之道》海报
《一战再战》《F1:狂飙飞车》的票房和口碑表现略有小成,这给予好莱坞电影一定的启示。未来是要明星还是要IP,这对于好莱坞电影公司而言,是一个急需确定发展方向的问题。
电影公司曾经围绕着明星打造电影,助力明星增强全球号召力,为明星争取竞争奥斯卡奖项的机会,或许仍是好莱坞电影不能丢掉的“法宝”。同时,故事、人物打动人心,永远都是电影的核心驱动力。电影内容唯有让观众产生共情,才能收获理想的口碑和票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