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最近一段时间,大家有没有关注到新兴产业方面的策略走向,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都被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之后,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随着2025年“十五五”规划的提出戛然而止。在最新公布的“十五五”规划中,量子技术、氢能、可控核聚变、生物制造被列为了战略新兴产业,也就是说,从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不再是“战略新兴产业”了,上面有了新的产业扶持方向,尤其是氢能和可控核聚变……
![]()
看到这种变化之后,很多小伙伴就有了一些想法,其中很有代表的一种思潮是,相关层面是不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失望,尤其是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战、安全焦虑和产能过剩,导致了相关层面认为新能源汽车领域“闹腾”得有点过头了,已经不具备继续扶持发展的必要了!甚至有些小伙伴就说了,连续三个五年之后,新能源汽车依旧没有成熟,现在是不是还要放弃以电驱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换赛道了?
![]()
实际上,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还是要从两个维度去看,首先从扶持的角度来说,新能源汽车的确已经强大起来了,可以继续扶持,但是也可以撤出,从明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开始征收,这相当于就是一种补贴退坡。但是从整个社会的认知度上来说,大家已经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所在,所以就算补贴停止,新能源汽车优势依然摆在那里。何况在经历了几轮价格战之后,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甚至比油车还要低了,产品力和价格的双重优势,让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盘已经牢固!
![]()
那么从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的角度来讲,现在我们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学研体系都非常完善了,全球知名的电池供应商和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基本上都在国内,整个“链路”已经跑通了,并且顺畅地快速运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上头就要在一些技术难度更大,但是能彻底改变“技术地位”的新兴项目上给予支持了,我们看到生物制造、量子技术、氢能、可控核聚变,可都是段位更高、技术攻关难度更大的高端技术,跟这些技术一比,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有点不够看了。
![]()
但是从新能源汽车领域本身来说,这种扶持也到了需要“刹车”的时候了,原因很简单,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技术发展在全球的领先性都已经展现出来了,很多海外车企的头头脑脑们都震撼于我们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段位,以及和给他们造成的落差感。但是在“经营”这一块。产能过剩、价格内卷,又让这个行业竞争过于激烈。因为大家都相信,新能源汽车是高新技术产业,所以可以蒙眼狂奔,挤掉别人,自己获得一定的市场地位。所以现在补贴退坡,被踢出“十五五”,也算是一个态度,那就是新能源汽车现在到了需要良性发展的时候,蒙眼狂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
所以本质上来说,新能源汽车被踢出“十五五”,并不是否认了新能源汽车这些年的发展成绩,以及达到的段位,也不是说新能源汽车就不重要了,而是说现在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了自己生存和竞争的能力,尤其是和海外厂商、技术竞争的能力。“扶上马送一程”的任务已经完成,现在要干一些更有挑战性的事情了,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发展,依然是充满希望的,但是也要防止重蹈当年光伏产业的覆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